【標(biāo)題】 紫蘇子 【拼音】 Zisuzi 【概述】 為唇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成熟果實。主產(chǎn)于江蘇、安徽、河南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生用或微炒,用時搗碎。 【性味歸經(jīng)】 辛,溫。歸肺,大腸經(jīng)。 【功效】 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應(yīng)用】 1.咳喘痰多。本品性主降,長于降肺氣,化痰涎,氣降痰消則咳喘自平。用治痰壅氣逆,咳嗽氣喘,痰多胸痞,甚則不能平臥之證,常配白芥子、萊菔子,如三子養(yǎng)親湯(《韓氏醫(yī)通》)。若上盛下虛之久咳痰喘,則配肉桂、當(dāng)歸、厚樸等溫腎化痰下氣之品,如《和劑局方》蘇子降氣湯。 2.腸燥便秘。本品富含油脂,能潤燥滑腸,又能降泄肺氣以助大腸傳導(dǎo)。常配杏仁、火麻仁、瓜蔞仁等,如紫蘇麻仁粥(《濟(jì)生方》)。 【注意】 陰虛喘咳及脾虛便溏者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Og;煮粥食或入丸、散。 【臨床研究】 1.化學(xué)成分:本品含脂肪油(油中主要不飽和脂肪酸及亞油酸,亞麻酸)及蛋白質(zhì)、維生素B1、氨基酸類等。 2.藥理作用:紫蘇油有明顯的降血脂作用,給易于卒中的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喂紫蘇油可延長其存活率,使生存時間延長。紫蘇油還可提高實驗動物的學(xué)習(xí)能力。實驗證實其有抗癌作用。 3.臨床研究: 生紫蘇子搗碎或嚼爛空腹服,治療腸道蛔蟲病100例,服藥后排出蛔蟲者92例(四川中醫(yī),1986,8:47);對74例高脂血癥患者進(jìn)行了蘇子油膠囊和月見草油膠囊雙盲對照觀察,蘇子油膠囊降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率均高于月見草油膠囊組。結(jié)果顯示蘇子油對陰虛陽亢型高脂血癥更為適宜。(遼寧中醫(yī)雜志,1999,3:135)。 【參考文獻(xiàn)】 1.《名醫(yī)別錄》:“主下氣,除寒溫中。” 2.《藥品化義》:“蘇子主降,味辛氣香主散,降而且散,故專利郁痰。咳逆則氣升,喘急則肺脹,以此下氣定喘。膈熱則痰壅,痰結(jié)則悶痛,以此豁痰散結(jié)。如氣郁不舒,乃風(fēng)寒客犯肺經(jīng),久遏不散,則邪氣與真氣相持,致飲食不進(jìn),痰嗽發(fā)熱,似弱非弱,以此清氣開郁,大為有效。” 3.《本經(jīng)逢原》:“性能下氣,故胸膈不利者宜之……為除喘定嗽,消痰順氣之良劑。但性主疏泄,氣虛久嗽,陰虛喘逆,脾虛便溏者皆不可用。” 【附注】 同科植物白蘇的果實,與紫蘇子功效基本相同,亦入藥,名玉蘇子。 【圖片】 紫蘇 ![]() 紫蘇子 ![]() 藥材紫蘇子 ![]() (責(zé)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