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蜂蜜 【拼音】 Fengmi 【概述】 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innaeus所釀成的蜜。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春至秋季采收,過濾后供用。 【性味歸經】 甘,平。歸肺、脾、大腸經。 【功效】 補中,潤燥,止痛,解毒。 【應用】 1.脾氣虛弱及中虛脘腹攣急疼痛。本品亦為富含營養成分的補脾益氣藥,宜用于脾氣虛弱,營養不良者。可作食品服用。尤多作為補脾益氣丸劑、膏劑的賦型劑,或作為炮炙補脾益氣藥的輔料。對中虛脘腹疼痛,腹痛喜按,空腹痛甚,食后稍安者,本品既可補中,又可緩急止痛,標本兼顧。單用有效。更常與白芍、甘草等補中緩急止痛之品配伍。 2.肺虛久咳及燥咳證。本品既能補氣益肺,又能潤肺止咳,還可補土以生金。治虛勞咳嗽日久,氣陰耗傷,氣短乏力,咽燥痰少者,單用有效。亦可與人參、生地黃等品同用,如瓊玉膏(《洪氏集驗方》)。燥邪傷肺,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者,亦可用本品潤肺止咳。可與阿膠、桑葉、川貝母等養陰潤燥,清肺止咳之品配伍。本品用于潤肺止咳,尤多作為炮炙止咳藥的輔料,或作為潤肺止咳類丸劑或膏劑的賦型劑。 3.便秘證。本品有潤腸通便之效,治療腸燥便秘者,可單用沖服,或隨證與生地黃、當歸、火麻仁等滋陰、生津、養血、潤腸通便之品配伍。亦可將本品制成栓劑,納入肛內,以通導大便,如蜜煎導(《傷寒論》)。 4.解烏頭類藥毒。本品與烏頭類藥物同煎,可降低其毒性。服烏頭類藥物中毒者,大劑量服用本品,有一定解毒作用。 此外,本品外用,對瘡瘍腫毒有解毒消瘡之效;對潰瘍、燒燙傷有解毒防腐,生肌斂瘡之效。 【注意】 本品助濕壅中,又能潤腸,故濕阻中滿及便糖泄瀉者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或沖服,15~30g,大劑量30~60g。外用適量,本品作栓劑肛內給藥,通便效果較口服更捷。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糖類、揮發油、蠟質、有機酸、花粉粒、泛酸、菸酸、乙酰膽堿、維生素、抑菌素、酶類、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 2.藥理作用:蜂蜜有促進實驗動物小腸推進運動的作用,能顯著縮短排便時間;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對多種細菌有抑殺作用;有解毒作用,以多種形式使用均可減弱烏頭毒性,以加水同煎解毒效果最佳;能減輕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有加速肉芽組織生長,促進創傷組織愈合作用;還有保肝、抗腫瘤等作用。 3.臨床研究: 據報道,以蜂蜜50~100g,開水沖服,嘔吐重者少量頻服,待嘔止后再頓服,治療烏頭中毒者11例,均在服藥后半小時緩解,1~2小時后中毒癥狀基本消除(河北中醫,1986,3:33);以生蜂蜜浸泡過的無菌紗布外敷,治療Ⅰ°~Ⅱ °燒燙傷28例,燒傷面積一般為10cm2左右,除6例感染外,其余均治愈(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85,3:45)。本品還有用于治療神經衰弱、支氣管哮喘、慢性老年性支氣管炎、關節炎、口腔炎、腸梗阻等疾病的報道。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益氣補中,止痛,解毒……和百藥”。 2.《本草綱目》:“……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張仲景治陽明結燥,大便不通,蜜煎導法,誠千古神方也。” 【圖片】 藥材蜂蜜 ![]() 蜂蜜 ![]() 蜜蜂_1 ![]() 蜜蜂采花蜜_2 ![]() 【表格】 蜂蜜《中藥歌決》 【歌決】 蜂蜜甘平脾肺腸,補中潤燥強心臟; 心悸怔忡肺燥咳,腸枯便秘胃潰瘍。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