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刺五加《中藥學7版》 【名稱】 刺五加 【拼音】 Ciwujia 【出處】 《全國中草藥匯編》 【概述】 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的根莖或莖。主產于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洗凈、干燥,潤透,切厚片,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 甘、微苦,溫。歸脾、肺、心、腎經。 【功效】 益氣健脾,補腎安神。 【應用】 1.脾肺氣虛證。本品能補脾氣,益肺氣,并略有祛痰平喘之力。治療脾肺氣虛,體倦乏力,食欲不振,久咳虛喘者,單用有效;亦常配伍太子參、五味子、白果等補氣藥和斂肺平喘止咳藥。單純的脾氣虛證和肺氣虛證亦宜選用。 2.腎虛腰膝酸痛。本品甘溫,能溫助陽氣,強健筋骨。治療腎中陽氣不足,筋骨失于溫養而見腰膝酸痛者,可單用,或與杜仲、桑寄生等藥同用。亦可用于陽痿,小兒行遲及風濕痹證而兼肝腎不足者。 3.心脾不足,失眠、健忘。本品能補心脾之氣,并益氣以養血,安神益志。治心脾兩虛,心神失養之失眠、健忘,可與制首烏、酸棗仁、遠志、石菖蒲等養心、安神之品配伍。 【用法用量】 煎服,9~27g。目前多作片劑、顆粒劑、口服液及注射劑使用。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多種糖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還含有多糖、異秦皮定、綠原酸、芝麻素、硬脂酸、β-谷甾醇、白樺脂酸、苦杏仁苷等。 2.藥理作用:刺五加及苷類提取物,具有明顯的抗疲勞、抗輻射、抗應激、耐缺氧、提高機體對溫度變化的適應力、解毒作用;能降低細胞脂質過氧化,對動物實驗性移植瘤、藥物誘發瘤、癌的轉移和小鼠自發白血病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還能減輕抗癌藥物的毒性;能增加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還能改善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過程,提高腦力勞動效能;還有抗心律失常、改善大腦供血量、升高低血壓、降低高血壓、止咳、祛痰、擴張支氣管、調節內分泌功能紊亂、促性腺、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 3.臨床研究: 據報道,口服刺五加片,每次5片,每日3次。預防急性高原反應236例,有效率達97.3%(中醫雜志,1983,9:25);以20%刺五加注射液4ml或100%刺五加注射液10ml,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4次1療程,一般治療2~3療程。治療腦梗塞15例。結果:痊愈10例,顯效4例,有效1例(中醫雜志,1980,8:21);口服刺五加浸膏片,每片0.3g,每次5片,每日3次,用藥3~15天。治療白細胞減少癥43例,其中腫瘤放化療者37例,脾亢者3例,其它3例。結果:總有效率70.4%(廣西醫學院學報,1978,3:1)。本品還有用于治療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神經衰弱等疾病的報道。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