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白術《中國藥典》 【名稱】 白術 【拼音】 Baizhu 【英文】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概述】 本品為菊科植物白術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莖。冬季下部葉枯黃、上部葉變脆時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曬干,再除去須根。 【性味歸經】 苦、甘,溫。歸脾、胃經。 【應用】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術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 溏,胎動不安。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用法用量】 6 ~12g。 【理化鑒別】 (1) 本品粉末淡黃棕色。草酸鈣針晶細小,長10~32μm,不規則地聚集于薄壁細胞中,少數針晶直徑至 4μm。纖維黃色,大多成束,長梭形,直徑約至40 μm,壁甚厚,木化,孔溝明顯。石細胞淡黃色,類圓形、多角形、長方形或少數紡錘 形,直徑37~64μm。薄壁細胞含菊糖,表面顯放射狀紋理。導管分子短小,為網紋及 具緣紋孔,直徑至48μm。 (2) 取本品粉末2g,置具塞錐形瓶中,加乙醚20ml,振搖10分鐘,濾過。取濾液10ml揮干,加10%香草醛硫酸溶液,顯紫色;另取濾液 1滴,點于濾紙上,揮干,噴灑1% 香草醛硫酸溶液,顯桃紅色。 (3) 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 2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白術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 吸取上述新制備的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 60~90 ℃) -醋酸乙酯(5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 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 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并應顯有一桃紅色主斑點(蒼術酮)。 【炮制】 白術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土白術 取白術片,用伏龍肝細粉炒至表面掛有土色,篩去多余的土。 每100kg白術片 ,用伏龍肝細粉20kg。 炒白術 將蜜炙麩皮撒入熱鍋內,待冒煙時加入白術片,炒至焦黃色、逸出焦香氣,取出,篩去蜜炙麩皮。 每 100kg白術片,用蜜炙麩皮10kg。 【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的肥厚團塊,長3 ~13cm,直徑 1.5~7cm 。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縱皺和溝紋,并有須根痕,頂端有殘留莖基和芽痕。質 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散在;烘干者斷面 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圖片】 白術 藥材白術 藥材白術(飲片) 【錄自】 《中國藥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