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海珠區,廣州白云山光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制藥生產廠區車間復工生產。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通訊員海宣攝 統籌/徐鋒、夏振彬 文/廣州日報評論員夏振彬、練洪洋、毛梓銘 2月19日,廣州新冠肺炎疫情連續第二天零新增、零疑似!與此同時,在一個個工地車間,機器再次轟鳴。 這一天,距離廣州報告首個確診病例已近一個月。這一天,距離廣州復工復產已過去11天。疫情防控成果,仍需鞏固拓展;企業復工復產,還要有序推動。 如何迎難而上?2月12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實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一再強調科學防治、精準施策。這些都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方法。 實踐反復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打贏這次大戰,答好這場大考,實事求是是最有效的“疫苗”。科學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實事求是是最重磅的“武器”。越是形勢嚴峻,越要頭腦冷靜;越是情況復雜,越要念好“實事求是”的真經。 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始終將實事求是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思想指引、行動指南。 念好“實事求是”真經 直面問題敢擔當 2月18日深夜,496名云南籍務工人員戴著口罩抵達廣州南站。這是節后首趟抵達廣州的務工人員專列。數據顯示,2月9日以來,每天有數十萬人從全國各地抵達廣州。 講實事求是,先要把“實事”搞清楚。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人流量大、用工大市,這正是廣州“實事”的一個方面。 廣州,一座超大城市。向外看,處在“兩個前沿”,作為“兩個窗口”,廣州輻射能力大,交通網四通八達,直通珠三角、港澳以及國外各大城市。向內看,全市常住人口超1490萬人,實際管理人口超2000萬人。城中共11個區,7295個小區(村),1144個行政村;老舊小區密集、超高層建筑遍布,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城中村、批發市場……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廣州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設想。 這些就是廣州的部分“實事”。它的另一面,皆是難題。 一座城、一個人能否堅持實事求是?對待難題的態度,是最好的“檢測試劑”。 1月20日,國家將疫情確定為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廣州市委市政府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在機場、火車站等重點場所全面啟動體溫監測,落實各項源頭防控措施。 1月21日,廣州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強調采取最有力措施,全力以赴科學有序防控,要求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1月22日,廣州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會議要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工作硬仗。 一次次動員部署,一個個強有力的舉措。梳理廣州市委常委會會議,“最有力”“全力”“嚴”等詞匯頻頻出現,“為全國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廣州貢獻、體現廣州擔當”被一再強調。全市動員,全面發力,不封路,不“勸返”,“官宣”不會封城,一再要求發揮醫療高地優勢,強化科研攻關…… 疫情防控是一場總體戰,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在緊急關頭,廣州強化大局意識,強化城市擔當,各項決策體現出堅決守好“南大門”的決心意志。把責任擔起來,而不是把“外人”攔下來;為大局做貢獻,而不是把風險都阻隔在轄區之外。 擔當,體現在黨委政府的決策,也體現在人上。肯定存在“人傳人”,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1月20日,鐘南山院士接受央視采訪時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戰局”。鐘南山正是廣州的一名黨員。直面問題,敢言敢干,豁得出來,沖在一線,廣州各級黨委、政府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不斷落實疫情防控五級責任體系,切實做到“令行禁止、有呼必應”。 一座城、一個人能否堅持實事求是?如何對待群眾,是試金石。 “你們太辛苦了,我心里感謝,感謝,再感謝。”2月6日,對于81歲的鄭阿姨而言,無疑是難忘的一天。這一天,她成為廣州首個出院的高齡重癥患者。出院時,老人數次哽咽,數次鞠躬,連聲道謝。 通過數據比對發現,近期廣州新增出院人數開始“跑”贏新增確診病例。從2月10日起,廣州治愈出院人數連續超過新增確診病例。截至18日,累計出院148例,治愈率超過四成。 這背后,得益于廣州一系列“硬核”命令——千方百計提高治愈率,以更大力度全力救治感染患者,千方百計調動醫療資源力量,決不因費用等問題耽誤患者救治…… 做到實事求是,必須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心中有民。而此處的“民”,不僅僅包括廣州市民。疫情之下,不分國籍、區域,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個體。當一些地方對部分省市人員“勸返”、嚴防死守,廣州卻敞開了大門。1月27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發布了《關于積極協助改簽廣州的湖北武漢出境游組團的通知》。很快,11個區超20家酒店,開始成為湖北籍游客溫暖的家。 “他們都是來我們廣州的客人,不是病人。”番禺療養院副院長李忠華說的這句話,代表了這座城市的心聲。 一座城、一個人能否堅持實事求是?信息公開,也是一扇窗口。 把記憶拉回17年前,面對“非典”疫情,廣州日報一篇評論文章《百姓知情 天下太平》被廣為傳頌。直面群眾關切,確保信息公開透明,成了廣州一個突出的城市特征。 2月2日,廣州在公布疫情數據時,將179例確診病例所涉及的小區或場所一一列出。這在全國都是首次。此后,這一“操作”成為慣例,每天更新。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