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第24個“世界無煙日”。今年的主題是“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 在世界無煙日主題活動云南會場,大大的海報上寫了關于香煙的這樣一組數據: 香煙制造允許的添加物可能有599多種成分; 當點燃時,香煙的煙霧中包含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 4000種化學物質中有超過60種為已知致癌物; 在大多數肺癌死亡病例中,男性患者的90%和女性患者的80%都是由吸煙引起的。 云南控煙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羅晶正在海報下方做一個有關煙草危害的小實驗:一支煙燃燒完后,煙嘴后的餐巾紙上留下了一個指甲蓋大小的熏痕,5支煙燃燒過后,餐巾紙被灼出了一大塊焦痕。“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可視實驗,其實煙草的危害遠不止你看到的這些,”羅晶說。 在旁邊的云南超軼健康咨詢中心的展位前,一個剛抽過煙的男子正在測試吸煙后呼出氣體的一氧化碳含量,明顯超標的含量讓該男子顯得很是沉重,而擺在一旁的一個已感染肺癌的肺部模型更是嚇了他一跳。 世界肺臟基金會和美國癌癥學會癌癥專家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煙民平均壽命比非吸煙者短15年。世界范圍內,每10名死者就有一人死于吸煙。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已有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吸煙和被動吸煙是導致各種疾病的危險因素,目前全球前8位死因(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COPD,HIV/AIDS,腹瀉,結核,氣管/支氣管肺癌)中除了HIV/AIDS和腹瀉外,其余六種均與吸煙有關。 但各式各樣的統計數據并沒有引起更多煙民和非吸煙者的關注。“有些人吸了一輩子煙也沒事”、“吸帶過濾嘴、焦油含量少的‘好煙’就沒事”、“吸煙讓我感覺更舒服”、“煙癮一旦有了,就戒不了”等理由成了眾多吸煙者持續吸煙的原因。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馬娟醫師表示,煙草中的致癌物質通過長時間地刺激支氣管上皮導致支氣管上皮化生,隨著煙草暴露時間的延長和煙民年齡的增長,機體免疫機制的下降,最終發生癌變。 “低焦油并不代表低危害,慢反應也并不等于無危害。雖然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煙草確實奪取了許多人的生命。據統計,一個每天吸15到20支香煙的人,其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的幾率,要比不吸煙的人高14倍。”馬娟說。 除了主動吸煙者外,受害更深的是那些被迫大吸“二手煙”的人群。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有7.4億人受到二手煙的危害。大量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經常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的人,肺癌的發生幾率要比沒有吸煙的人還要高。除此之外,二手煙會增加被動吸煙者患多種癌癥、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的幾率。 這些年還發現,吸附在頭發、皮膚、衣服、地毯、沙發和汽車座套等物品上的煙霧有害顆粒物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