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官網最新消息稱,其國家眼科研究所(NEI)領導的一項新臨床研究,將在5年時間內追蹤500人,以了解早期老年黃斑變性(AMD)的變化。 AMD是美國50歲以上人群視力障礙和喪失的主要原因。NEI希望通過最新技術觀察眼內結構并測量其功能,以便在疾病進展到晚期并導致視力喪失之前,識別疾病進展的生物標志物。 NEI流行病學和臨床應用部門主任、首席研究員艾米麗·褚說:“研究結果有助于理解從早期到晚期疾病轉變的潛在生物學機理,從而開發治療方案來阻止其進展。這將對公共健康產生巨大影響。” 10%—20%的早期AMD患者會在5年內進展到晚期。由于AMD是一種復雜的疾病,受年齡、家族史、遺傳和健康行為等多因素影響,很難預測哪些因素會影響其進展。該研究將追蹤200名視網膜下積聚淡黃色沉積物的雙眼早期AMD患者、200名患有早期網狀結節患者,以及100名年齡匹配的無病癥對照參與者。所有參與者將接受常規光譜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SD-OCT),這種成像會顯示視網膜的高分辨率橫截面視圖,甚至可以檢測玻璃膜疣(導致AMD的一種病變)的體積隨時間而發生的微小變化。此外,研究對象的視覺功能將通過暗適應性眼底視野測量方法進行測量,其在人眼適應黑暗后測量視網膜特定部分的光感敏感度;另一種暗適應視覺測試對評估夜間視力損傷很有用。 理想情況下,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分析參與者的DNA來尋找基因與AMD進展之間的相關性。迄今為止,科學家總共發現了52個與AMD相關的獨立基因變異,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定變異如何影響疾病發展。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