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15年是原研藥專利到期的密集期,這對仿制藥來說是個“狂歡”,有分析稱預計在2015年左右,國內仿制藥規模可能會接近5000億元。但對原研企業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專利藥到期后即將面臨的也許是業績的下滑。 2010-2015年間,國際上有近400種專利藥物到期。全球權威醫藥健康咨詢公司IMS Health調研報告顯示,全球前20大藥企平均有35%的藥品于2009-2013年之間到期。其中,2012年,被業界認為是專利藥物的災難年。在2013年,還將至少有15種藥品專利到期。 原研藥專利密集到期,與此同時,推向市場的新藥數量又還偏少,這直接導致跨國藥企的全球業績下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11年11月,輝瑞旗下降血脂藥物立普妥的專利權到期,仿制藥紛紛上市,使得第四季度中,立普妥銷量下降了24%至20億美元,其中在美國市場下滑幅度高達42%。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