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項目報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諾、信任審批;多部門推出網絡辦理、線上審批,實現“e登記”辦理、“不見面”審批,“零接觸”辦事;廣州建立重點企業聯絡員制度,“一企一策”及時協調解決職工返崗、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資金缺口,以及防護物資的保障難題,推動上下游、區域間、企業間的生產協同…… 在海珠,“一封郵件即可復工”;在天河,審批綠色通道越來越快;在南沙,企業復工審批時間表上,揚杰貿易1分22秒、華三國車行1分35秒、富譽國貿1分12秒……精準有力的服務,推動企業復產復工和重大項目復工開工不斷提速。 后勤保障是壓艙石 復產復工,牽一發而動全身。 城市公共交通保障無疑是重要一環。出行需求小,班次過密沒有必要;隨著復工率越來越高,增加班次,回應需求,降低車輛乘客密度,至關重要。廣州堅持動態調整、靈活反應。 2月9日之前,地鐵和公交班次相應減少;從2月10日起,全市公共交通已逐步恢復日常運營。廣州地鐵集團副總經理蔡昌俊介紹,從2月17日起,廣州地鐵線網最大上線列車數318列,市區核心線路高峰期行車間隔2.5~4分鐘,郊區線路高峰期約6~12分鐘。立足實際,原定2月24日起線網全面執行日常工作日、周六日時刻表的日期,也將提前。 以在增城區超視堺產業園內,工廠已經復工,機器設備已運到,但由于國外設備調校人員遲遲沒來廣州,以至于無法開工。廣州迅速研究設立返穗國(境)外重要工程技術人員“綠色通道”,確保關鍵崗位人員安全到崗,盡快投入工作。 在南沙區,東升農場面臨人手緊缺難題,當地鎮政府迅速出手,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目前,該農場每天給廣州地區供應蔬菜80多噸,還能為武漢馳援20多噸蔬菜。 類似案例,不勝枚舉。截至2月16日,全市保障城鄉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領域的“三必需”企業復工率超過97%,其中,保障城鄉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領域復工率達100%。制造業、高技術企業、金融業、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復工率均有大幅提升。 廣州花更大力氣、投入更多精力,為各類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后勤服務。 要讓黨的旗幟高高飄揚 要靠全民行動落細落實 事業成敗,關鍵在人。實現“兩全”,還得靠干。豁得出來,沖得上去,帶頭先上,沖在一線,勇于擔最重的擔子,敢于接急難險重的任務……廣州各級黨委、政府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進一步落實好疫情防控五級責任體系,切實做到“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進一步強化擔當精神、狠抓落實作風,才能為應對“兩難”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面對疫情,廣州市民聞令而動,英勇奮戰,在救治醫院、在車站碼頭、在基層社區、在生產車間、在家家戶戶,共同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如今,既要防控疫情,又要推動復工復產,將“兩難”變成“兩全”,這是面向全市人民的重大考驗,與每個人直接相關。每個人行動起來,參與進去,這是實現“兩全”的必備條件。 大戰還在進行,大考仍在繼續。返穗人員快速增長,復工企業不斷增多,防控任務不斷加重。廣州所經受的考驗仍在繼續,所面臨的挑戰還在疊加。大事難事看擔當。這里的干部群眾沒有絲毫松懈,知難而不畏難,有底氣、有信心,不斷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科學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