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行業動態 >

廣州,“戴好口罩”抓發展

時間:2020-02-18 05:21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Doctor001 點擊:
迎疫而上,奮力變兩難為兩全 廣州,戴好口罩抓發展 廣州倍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于2月10日正式復工,目前產能基本恢復。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攝 廣州首創三人小組模式入戶走訪監測疫情。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攝 廣州南站客流漸多。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迎“疫”而上,奮力變“兩難”為“兩全”
廣州,“戴好口罩”抓發展



廣州倍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于2月10日正式復工,目前產能基本恢復。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攝


廣州首創“三人小組”模式入戶走訪監測疫情。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攝


廣州南站客流漸多。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攝

  統籌/畢征、夏振彬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夏振彬、申卉、吳城華、何濤

  2月17日,星期一。寒潮過境后的廣州,陽光燦爛。

  這一天,廣州通報最新疫情——2月16日0時至24時,廣州新增確診病例1例,新增治愈出院10例。截至16日24時,廣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339例,已治愈出院131例,重癥好轉率達75%。2月8日以來,廣州每日新增病例均穩定在個位數。

  這一天,是廣州復工復產的第8天。每天,數十萬人正通過鐵路、公路、民航,返回廣州,回到社區;更多企業正有序復工,加快復產。這一天,全市中小學生在線“云開學”,學生娃對著屏幕唱國歌、升國旗的畫面令人倍感觸動。

  城市有序運行的背后,一場人員返粵高峰防御戰正如火如荼,一場復工復產復學攻堅戰正周密開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就在昨天,廣州市委召開專題會議,再次強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推動企業及重點項目復工復產,同步推進營商環境改革,牽引帶動經濟平穩增長,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打好基礎。此前一天舉行的全市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暨重點項目復工開工工作會議則提出,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分類指導、精細服務、精準施策,大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復工開工。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這被稱為“兩難”。迎難而上,將“兩難”變成“兩全”,這不僅是擺在廣州面前的挑戰,更是所有非疫區城市必須面對的命題。

  “兩難”怎么看?

  人來也難,人沒有來更難 復產很難,不復產會更難

  2月17日,廣州南站。來自天南海北的乘客,面戴口罩,手提行李,源源不斷地涌入這座城市。數據顯示,2月9日以來,每天有數十萬人從全國各地來到廣州。

  一款名為“百度地圖城市遷徙大數據平臺”的應用,記錄著全國城市每天的流動情況。2月16日這天,廣州位列全國熱門遷入地(目的地)第2位,遷入人口數量占全國遷入人口總量的4.18%。一路回溯——自2月7日進入復工復產時間以來,廣州基本穩居全國熱門遷入城市的前三甲。

  數字會說話。這一數據,說明廣州正迎來返穗人流高峰,處于人口凈流入狀態,防控壓力不斷加大;也說明廣州復工復產正有序推進,有工可開,有生意可做,否則異地務工人員不會返城。人氣,一座城市的活力所在。但在疫情之下,則意味著更高風險、更大挑戰。

  挑戰,不只來自人口凈流入。廣州,一座超大城市。早在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就已超1490萬人。城市下轄11個區,老城市老舊小區密集、新城區超高層建筑遍布,還有廣袤的鄉村——全市共有小區(村)7295個,僅行政村就有1144個。城市面積廣闊、人口眾多,從北到南、從城市到鄉村情況特點各不相同,再加上多出口、高密度的城中村,大大小小的批發市場、村級工業園——既要不留死角、嚴格防控,又要科學精準、有序復工,壓力可想而知。尤其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防控疫情,難點重重;復工復產,絕不輕松——廣州兩難相加,難度陡增。

  難上加難,還要與時間賽跑。截至2019年9月末,廣州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226萬戶,實有企業戶數超過100萬戶。企業背后是就業,事關民生、穩定。從各地情況來看,停工停產,意味著各方面資源要素“凝固”,一大批企業、群眾缺少收入來源,后果難以想象。對廣州這樣一座輻射力強的國家中心城市、省會城市而言,逐步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加快緩解企業、民生難題,確保“兩手抓”“兩手硬”,分外緊迫,勢在必行。

  2月4日舉行的廣州市委常委會會議提出,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各類生產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突出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2月7日下午,廣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13號通知,明確2月9日后全市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廣州,開始迎面對抗“兩難”。

  “兩難”怎么破?

  一場城市治理的大考

  一場必須打贏的大戰

  “兩難”,無疑是對城市治理水平的重大考驗。疫情防控關鍵在嚴、在控,需要嚴把關口、嚴防死守,最大可能減少人員聚集,以斬斷疫情傳播路徑。而復工復產,則要動,要集聚,要流動。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要素集聚越多,流動越快,一個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越是動力澎湃。

  靜與動、控與放,怎么統籌、平衡?這是“兩難”。兩手抓,力量不分散,確保兩個目標都能不打折扣地實現,此為“兩全”。

  面對著一個接一個的難題,廣州要如何出招?自2月9日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以來,廣州一系列“硬核”舉措落地落實,一條條暖企政策及時就位,戰疫越打越有銳氣,復工復產更快更有序。

  嚴格防控是大前提

  1月23日,廣東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1月26日大年初二,廣州“官宣”:沒有封城!

  一紙政令,安定人心。其時,廣州已經開始積極行動,保障醫療物資、生活物資暢通,在機場、車站、碼頭等場所“逢車必查、逢人必查”,也為接下來推動復工復產打實基礎。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