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很多人都都將胃鏡、腸鏡檢查列為了常規體檢檢查項目,有些患者在做完胃腸鏡檢查后,會發現檢查結果寫道“食道、胃或腸道粘膜下隆起,建議行超聲內鏡檢查”。為什么有時候做完胃鏡、腸鏡還要做超聲內鏡呢?它有什么用途?什么情況需要做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南京丁義山肛腸專科醫院了解下被消化科醫生稱為“第三只眼睛”、內鏡界“二郎神”的超聲內鏡。 “超聲內鏡”——探測胃腸疾病的透視眼 超聲內鏡,顧名思義,就是將內鏡和超聲結合起來的消化道檢查技術,通過在內鏡頭端安裝或經操作孔道放入的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在做胃鏡或腸鏡檢查的同時,不僅對食道、胃腸道病變的層次進行觀察,還可以對臨近的肝臟、膽管、胰腺等器官進行超聲掃查。
消化道管壁分為許多層次,普通的胃腸鏡檢查善于觀察表面黏膜層的病變,但對黏膜層以下的病變以及胃腸道外鄰近臟器的病變就束手無策了。在超聲內鏡下,消化道管壁可呈5層結構,由內到外分別對應組織學上的淺層黏膜—深層黏膜及固有層—黏膜下層—固有肌層—外膜層。應用超聲內鏡,便可對消化道管壁一覽無余,病變再無藏身之地。 超聲內鏡是怎么操作的 超聲內鏡分為小超和大超,小超即小探頭超聲,由內鏡活檢孔道導入微型超聲探頭行超聲檢查,主要用于小于2cm的胃腸道粘膜下隆起的檢查。大超包括環掃和扇掃(線陣超聲),主要用于消化道管壁較大或者深層病變的診斷及膽胰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胃腸鏡和超聲可以一起做嗎 一般不能,因為超聲內鏡都是特定的主機和鏡型,不能作為普通胃腸鏡檢查應用。只有普通胃腸鏡檢查發現可疑病變時才需要行超聲內鏡進一步明確。但如果普通胃鏡操作臺配備有超聲內鏡主機,發現可疑病變后如果在麻醉允許的情況下是可以直接行超聲內鏡檢查的。南京丁義山肛腸專科醫院擁有先進的日本奧林巴斯290內鏡系統(包括胃鏡、腸鏡、十二指腸鏡、超細胃鏡、小探頭超聲胃鏡)、及規范的內鏡消毒及清洗系統。醫院能夠開展項目包括常規胃、腸鏡檢查,無痛胃、腸鏡檢查,超聲內鏡檢查。當行胃腸鏡檢查發現粘膜下腫物時,跟家屬溝通后可以直接行超聲內鏡檢查。 什么情況下需要做超聲內鏡檢查 1、消化道粘膜下病變起源、大小及性質的判斷,與壁外臟器、血管壓迫的鑒別。 2、消化道腫瘤病程分期(腫瘤浸潤深度的判斷)。 3、消化道鄰近器官病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膽管結石、膽管癌、胰腺癌、胰腺囊腫等)。 4、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及介入治療。 超聲內鏡和傳統胃腸鏡的區別 超聲內鏡和胃腸鏡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工作原理和所提供的信息。 1. 工作原理: 超聲內鏡:通過超聲波的反射和回聲來生成圖像,使用探頭直接放入體腔進行檢查。 腸鏡:使用光纖和攝像頭來觀察腸道情況,通過靈活的管道插入體內。 2. 檢查范圍: 超聲內鏡:可檢查人體內臟器官如肝臟、膽囊、胰腺等的情況。 腸鏡:主要用于檢查結腸和直腸,發現腸道疾病和異常。 3. 提供的信息: 超聲內鏡:提供器官的結構和形態特征,能夠診斷和評估病變的性質。 腸鏡:提供腸道內部的圖像和細節,可發現腸道病變、腫瘤和息肉等。 需要注意的是,超聲內鏡和腸鏡都是醫學檢查工具,需要由專業醫生操作和解讀結果。在使用過程中,應嚴格遵循操作規范,確保患者的安全和檢查的準確性。 目前超聲內鏡檢查在南京丁義山肛腸專科醫院已廣泛開展,醫院完成超過600例次的超聲內鏡檢查,有豐富的超聲小探頭及環掃、縱掃超聲內鏡檢查經驗。病變涵蓋消化道黏膜下腫物、消化道早期癌、膽道胰腺疾病等。 超聲內鏡的準備和檢查過程與胃鏡相似,但操作時間相對較長,比較敏感的患者可以根據檢查內容酌情選擇“無痛”檢查。 南京丁義山肛腸專科醫院成立于1999年,是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一家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按照國家二級標準規模配置的肛腸專科醫院,目前醫院除了本院專家,南京市中醫院肛腸胃腸專家以及江蘇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專家也在丁義山醫院常年坐診,有檢查與就診需求的患者,在丁義山醫院即可享受到南京消化科頭部專家的會診診療服務。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