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多地氣象局發出了黃色、橙色、甚至紅色預警。其中河北年縣最高達42.5℃,給廣大市民帶來了諸多不便,高溫天氣,如何防暑?中暑了該怎么急救呢?![]() 河北省入伏出現超40°高溫天氣 據河北省氣象臺監測,昨日最高氣溫,大部地區均在35℃以上,其中東北部和中南部大部地區在37℃以上,滄州南部、衡水東部、等21個縣市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了40℃,永年縣最高達42.5℃,是今年以來河北省出現的最高氣溫。 一天半時間石家莊七人猝死 高溫襲來,不少市民中招兒!昨天下午,記者從石市急救中心獲悉,從本月12日8時至昨天下午5時,市區有7人猝死,有2人出現高溫驚厥,有15人出現“中暑”癥狀。這7人中絕大多數是年齡超過70歲的老年人,年齡最大的89歲,年齡最小的57歲。 石市疾控中心昨天發布健康提醒,高溫天氣人們應多喝水,少用空調,空調開得越低,室內和室外的溫差就會越大,反而容易使人中暑。 高溫天三大類疾病最易發生 “高溫天氣,包括心腦血管在內的五大類疾病最容易高發。”河北省二院神經內科值班醫生說,高溫天氣人體大量出汗,血液濃度加大、黏稠,另外高溫天氣人們容易產生激動、緊張情緒,精神長期處于應急狀態,促使體內一些激素分泌增多,致使血壓升高容易引起血管破裂。此外,高溫天氣人們出汗較多,若補充水分不及時,又有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基礎,容易出現動脈內血栓,造成急性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高溫天氣還嚴重影響人們的睡眠質量,睡眠時間不足,過度疲勞會導致血壓升高、脈搏加快,這些不良刺激可以直接誘發心腦血管急癥,甚至出現室顫等疾病,進而造成猝死。 同時,高溫天氣還極易發生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空調引起的,從空調屋內進出,內外溫差大,很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鑒于此,開空調一般應保持在25℃以上,早晚要多開窗通風。 高溫天氣還容易出現消化系統疾病。夏季,各種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因此最易引發急性胃炎、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胃腸道疾病。同時,不少市民喜歡在夏季飲用冰冷飲品,但冰冷飲品可使人體的胃腸道溫度突然下降,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從而容易誘發消化系統疾病。 當最高氣溫≥35℃時,如果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或有慢性病史的老年人很容易中暑。市急救中心專家提醒,高溫天氣時,每天的上午10時至11時、下午2時至4時為中暑發生高峰期。 七類人易“中暑” 石市疾控中心昨天發布的健康提醒告訴人們,以下七類人最易中暑: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心血管病患者、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人、長時間在空調房間的人、長時間開(坐)車的人。 石市疾控中心提醒上述人群及公眾,遇有高溫悶熱天氣,應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出行。同時及時喝水(白開水、綠豆湯、酸梅湯等)和保證充足睡眠也很關鍵,建議成年人每天至少保證睡眠時間為7個小時。 中暑了怎么辦 一旦發現中暑者,人們最好迅速將其抬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使其平臥并解開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降溫,患者頭部可敷上冷毛巾,同時可用涼水進行全身擦洗。對于處于昏迷的中暑者,可用手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蘇醒并緊急轉送至醫院診治。 中暑后到底吃啥藥 藿香正氣—慢性子,可防中暑 適應癥:頭痛、厭食、腹瀉 如果長時間在戶外久留,因烈日暴曬引起的中暑是不適合用藿香正氣的,因為藿香正氣的藥性偏溫,很有可能會加重不適癥狀。 其實,藿香正氣類藥物是個“慢性子”,其藥性溫和,藥效沒有那么強烈,可用于預防中暑。以往有過中暑的人,可在外出前適當預防用點藥,但劑量要少,大概是普通劑量的三分之一。 那么,什么時候才吃藿香正氣? 除了預防中暑,藿香正氣主要是用于治療夏季感冒、腸胃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尤其是在夏季感冒,但是發熱不明顯,伴有食欲不振、腹脹、舌苔白膩等,可適當服用些藿香正氣水。 經常在空調溫度過低的室內,受寒邪侵襲導致的感冒也可使用,并不是中暑后人人都能用藿香正氣。 十滴水——急脾氣,治急癥中暑 適應癥:嘔吐、惡心、高熱 有的人為防中暑會事先喝點十滴水,這是錯誤的。十滴水只在發病時服用,而且多用于病程僅數十分鐘或數小時的急癥,不能當成預防用藥。 十滴水的藥效較強烈,是個“急脾氣”,中暑后服用2~5毫升即可見效。如果接受不了藥物辛辣的味道,也可將十滴水倒入一杯白開水中攪勻服下。 需要提醒的是十滴水所含的藥物成分有一定毒性,不宜多次服用,孕婦不能用該藥物。 另外,給孩子洗澡時,可在水中加入十滴水,這樣既防痱止癢又能防止蚊蟲叮咬。 中暑后不能干的事 服用解暑藥的同時,還應進行物理降溫。比如,盡快離開高溫環境,或用冰塊或涼水擦脖子、腋下、腹股溝等,以幫助降低體溫,排出體內多余的熱量,緩解不適。同時,還要注意以下事情不能做。 不能大口喝水:中暑后應采取少量、多次的飲水方法,不能一次喝太多。 不能吃冷瓜果:中暑后不能大量食用冷瓜果,以避免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 不能進食油膩:中暑后少吃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