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節奏快、飲食不規律、壓力大、缺乏運動等現實因素讓越來越多的人籠罩在糖尿病的陰影下。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約有1.14億人確診為糖尿病患者,患病率為11.6%。“生活方式的變化引起糖尿病患病情況的改變。”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冠生在7月13日在“首屆糖尿病與食療國際研討會暨關愛糖尿病患者1211愛心工程啟動儀式”上表示。 這次活動由健康時報、中華糖尿病協會、濟南文貞述黑參蠶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舉辦,聚焦國內外糖尿病發展成果,共同探討糖尿病食療健康,愛心工程主要是給糖尿病患者進行愛心捐贈。 ![]() 首屆糖尿病與食療國際研討會暨關愛糖尿病患者1211愛心工程啟動儀式。 糖尿病前期是重點預防對象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居民的腰圍越來越粗,這與食物越來越精細,出行方式用汽車代替了步行,吃得多,吃得精,動得少等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這些都是引發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我國患者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但目前的常規健康體檢只檢查空腹血糖,沒有對單純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及時診斷。餐后2小時血糖低于7.8是非糖尿病患者,高于11.1是糖尿病患者,高于7.8低于11.1的是糖尿病前期人群,被比喻為糖尿病的“后備軍”,調查數據顯示,這部分人群已經接近5億。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中華糖尿病協會會長向紅丁表示,糖尿病前期是預防的重中之重。“糖尿病危害巨大,給患者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以及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尤其是并發癥對健康和生命的威脅甚至導致殘疾和早亡。對患者及家屬也造成了重大的經濟負擔。”向紅丁表示。 糖尿病雖然無法根治,但卻是可防可控的。向紅丁提出了三五防糖法來防治糖尿病。在預防糖尿病方面,要做到五個要點:分別是要多懂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注意不要攝取過量熱量,多活動、運動,緩解焦慮不快的情緒,服藥來克服多種代謝紊亂。治療糖尿病有五駕馬車:對心理進行調節,在飲食上控糖,選擇適合的運動,必要時要用藥,做好病情檢測。在監測糖尿病方面要做到五個達標:體重達標、血糖達標、血壓達標、血脂達標、血黏達標。其中,向紅丁表示,飲食達標是最重要的一項。 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 北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金奎表示,飲食控制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工作。控制飲食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降血糖,也是為了提供適當均衡的營養,保持理想體重,將血糖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圍內,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據楊金奎介紹,均衡的營養需要保證六類食物的攝入,包括奶類、五谷根莖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不同種類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素,每天飲食選擇要多樣化并且適量,才能保證營養的均衡。在眾多食物中,有些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如黑豆、人參等,有利于胰島素的合成,發揮糖代謝功能。 會上多位專家表示,糖尿病飲食控制不是控制總量,如果食物攝入不夠,沒有達到多樣化標準,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而糖尿病本身就與營養不良有關。據衛生部北京醫院營養科原主任王璐介紹,很多人認為糖尿病人吃得越少越有利于控制血糖。“每天只吃粗糧不吃細糧,只吃青菜不吃肉類等,其實這樣的飲食習慣,很容易導致人體營養不良。”王璐說,同時要學會估算食物的質量,合理調配飲食。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