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日前公布,該國“沃爾巴克氏菌滅蚊計劃”取得良好成效,4個住宅試驗區內的伊蚊數量最多減少98%,登革熱病例最多減少88%。環境局計劃到2022年3月將該計劃推廣到更多地區。 為降低登革熱傳播風險,新加坡于2016年推出“沃爾巴克氏菌滅蚊計劃”。沃爾巴克氏菌是一種良性菌,它能夠有效控制伊蚊繁殖能力和病毒傳播能力。試驗人員每周兩次到試驗區釋放攜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伊蚊,試驗結果顯示,在大部分試驗地點釋放幾個月后,每100個捕蚊器中,每周捕獲蚊子數量少于10只,明顯低于釋放前的50只以上。 “沃爾巴克氏菌滅蚊計劃”是新加坡多年來持續加強熱帶病防治的重要成果之一。多年來,新加坡飽受熱帶病尤其是蚊媒傳染病的威脅,登革熱、瘧疾等多種傳染病也時有暴發。 近年來,新加坡建立起快速應對機制,同時輔以公共教育、定期檢查和試驗研究等多種手段,加強熱帶病防治。針對登革熱、瘧疾等熱帶病建立起有效的監測和風險評估機制,可快速診斷出病人是否感染,監測病例分布情況,綜合天氣、人口密度等多重因素進行風險評估;通過多渠道向民眾科普醫療常識,包括常見熱帶病的癥狀、風險及應對措施;相關機構還定期檢查住宅區、商業區衛生情況,及時排除潛在致病隱患。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成立新加坡免疫學研究院,為熱帶病防治工作提供專業支持。新加坡公共衛生系統、科研機構還與企業合作,開展傳染病研究。 (本報曼谷7月18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19日 第 17 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