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產品擬中選 仿制藥或走“薄利多銷”路線 61種藥平均降價56% 注射劑為主角 ![]() 越來越多藥企聚焦新特藥研發銷售。 又有不少抗癌藥、降壓藥要降價了,注射劑一舉成為新一輪降價“主力軍”。6月23日,第五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揭曉結果:62種擬采購藥品61個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6%,金額高達550億元,創下歷次集采新高。一方面,多家上市公司發公告稱自己產品擬中選;另一方面,業界認為,在政策形勢下,我國仿制藥銷售或主要靠“走量”,而創新藥利潤空間或仍較大。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涂端玉 注射劑數量占本次集采品種總數一半 據悉,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即國家組織全國各省份、地區進行大規模藥品“團購”,通過“以量換價”的方式,降低藥品價格。此次集采品種覆蓋高血壓、抗過敏、抗感染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以及肺癌等重大疾病用藥,平均降價56%。從采購藥品劑型看,注射劑的數量占本次集采品種總數一半、涉及金額約占70%,其也由此成為降價主力劑型。上海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處處長龔波表示,注射劑更多用于重癥、急癥以及一些住院患者使用,前幾年的藥品一次性評價主要集中在口服藥上,現在注射劑一次性評價進程加快,相應的藥品品種就越來越多。 在常用藥方面,以急性胃潰瘍治療藥物埃索美拉唑注射液為例,價格從65元/支下降到4元/支左右,一個治療周期可節約藥費610元。新一代糖尿病用藥沙格列汀降價62%,月費用由225元降至90元以下;重大疾病用藥方面,以結腸癌一線治療藥物原研企業賽諾菲的奧沙利鉑注射液價格為例,其從1760元/支下降到310.51元/支,6個月的治療方案可節約5萬元左右;此外,頭孢類抗菌藥的平均價格降幅達到了75%。據悉,此次擬中選的四個頭孢類品種為頭孢唑林、頭孢呋辛、頭孢曲松和頭孢他啶,都是臨床上廣泛使用的抗生素。 138家國內企業的240個產品擬中選 據悉,參與本次集采的競標企業大約有200多家,148家企業的251個產品獲得擬中選資格。其中,10家外資企業的11個產品擬中選,138家國內企業的240個產品擬中選。外資中選企業數為歷次集采最高。 隨后,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產品擬中選第五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 作為國產輸液龍頭,科倫藥業23日晚間發公告稱,公司ω-3魚油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阿昔洛韋片等11個產品擬中標第五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長江健康23日盤后公告稱,公司旗下海靈藥業已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注射用頭孢他啶(0.5g、1.0g、2.0g)、注射用頭孢曲松鈉(0.5g、1.0g)、注射用阿奇霉素(0.5g)擬中標本次集中采購,標期為三年;太極集團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藥業的藥品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擬中選本次集中采購;司太立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司太立產品碘海醇注射液和碘克沙醇注射液擬中選本次集中采購;普利制藥公告稱,公司已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藥品注射用阿奇霉素參加了本次集中采購并擬中選。 創新藥仍能維持較高利潤 “在醫保控費大趨勢下,不論是藥品還是器械領域,帶量采購已經常態化,后續對市場的沖擊有望逐漸減弱。臨床用藥量大、醫保占用金額高的仿制藥品種將不再是藥企長期穩定的利潤增長點,布局壁壘高、療效更優的創新藥才是藥企真正的出路。”開源證券如此認為。對此,有行業觀察人士表達了類似觀點:認為手握優質仿制藥的企業,或要轉變策略,依靠中標后“薄利多銷”走量來謀發展,而創新藥屬于新藥序列,或仍能維持較高利潤。 國聯證券則認為,國家級藥品集中采購已經開展了5次。此前4次的藥品集采價格平均降幅均在50%左右,且現階段的集采頻率為1年2次。集采對醫藥生物行業投資者的沖擊相比以前減弱;在藥品領域,免疫集采降價的子板塊仍然具備投資價值。 “集采后相關品種的競爭格局將被重塑,涉及大品種、市場份額占比大的公司受沖擊較大。”東莞證券認為,集采政策也會倒逼藥企進行轉型升級,未來更多聚焦在創新藥領域以尋求利潤新增點。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