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烏梅《中國藥典》 【名稱】 烏梅 【拼音】 Wumei 【英文】 FRUCTUS MUME 【概述】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h.) Sieb .et Zucc. 的干燥近成熟果實。夏季果實近成熟時采收,低溫烘干后悶至色變黑。 【性味歸經】 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 【應用】 斂肺, 澀腸,生津,安蛔。用于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癥。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防潮。 【用法用量】 6~12g 。 【含量測定】 取本品最粗粉約4g〔 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 附錄Ⅸ H第二法)〕,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 精密加水 100ml,加熱回流 4小時,放冷,濾過,收集續濾 液。精密量取續濾液20ml,加水至80ml,照電位滴定法(附錄Ⅷ A),用氫氧化鈉滴定液 (0.1mol/L)滴定。每1ml 的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相當于6.404mg 的枸櫞酸(C6H8O7)。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有機酸以枸櫞酸(C6H8O7)計,不得少于15.0%。 【炮制】 烏梅 除去雜質,洗凈,干燥。 烏梅肉 取凈烏梅,水潤使軟或蒸軟,去核。 烏梅炭 取凈烏梅,照炒炭法(附錄Ⅱ D)炒至皮肉鼓起。 【性狀】 本品呈類環形或扁球形,直徑1. 5~3 cm。表面烏黑色或棕黑色,皺縮不平,基部有圓形果梗痕。果核堅硬,橢圓形,棕黃色,表面有凹點;種子扁卵形,淡 黃色。氣微,味極酸。 【圖片】 梅(果) 梅(紅梅) 梅(綠萼梅) 藥材烏梅 醫藥網【錄自】 《中國藥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