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蓮房《青陽客棧》 【名稱】 蓮房 【英文】 lotus seedpod 【拉丁文】 Recepeaculum Nelumbinis 【異名】 蓮蓬殼(《海上名方》),蓮殼(《儒門事親》),蓮蓬(《直指方》)。 【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平。歸肝經。 【功效】 散瘀止血。 【藥用】 為睡蓮科植物蓮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花托。 【應用】 用于諸失血證。蓮房有止血而不留瘀之特點,常與棕櫚、頭發燒存性服,如《直指方》黑散子。若血崩不止,或月經過多,可單用本品燒存化為末服,如《十便良方》 芙渠散。若血崩而有瘀血凝滯者,《衛生易簡方》以本品配棕櫚皮炭、炒香附同用,以散瘀行滯而止血。若大便出血,常配槐花炭、地榆炭同用,以涼血止血。若尿血或血淋,常配小薊、白茅根同用,以涼血散瘀,利尿止血。 此外,蓮房亦可外用,炒研或燒灰為末,外敷乳頭開裂、黃水瘡。 【用法用量】 5.00 - 10.00 g 【形態】 參見“蓮子”條。 【產地】 全國大部地區均產。自產自銷。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割下蓮蓬,除去果實(蓮子)及梗,曬干。 【炮制】 1.蓮房 《局方》:“去莖。”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灰屑,切碎。 2.蓮房炭 《儒門事親》:“燒灰。”《瘡瘍全書》:“煅灰。”《普濟方》:“燒存性。”現行,取凈蓮房碎塊,置鐵鍋內,上面扣一口徑較小的鍋,鍋上貼一白紙條,或放數粒大米,兩鍋接合處用鹽泥封固,上壓重物,用文武火加熱,煅至貼在蓋鍋底上的白紙或大米顯焦黃色為度,停火,待涼透后取出。或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噴淋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晾干。蓮房炭用于收斂止血。 貯干燥容器內,置陰涼干藻處,防潮。 【附方】 1.治諸竅出血 隔年蓮蓬、敗棕櫚、頭發。上藥燒灰存性,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煎南木香湯調下。(《直指方》黑散子) 2.治血崩不止,不拘冷熱 蓮蓬殼、荊芥德各等分。各燒灰存性,總研末。每服二錢,米湯調服。(《圣惠方》) 3.治崩中血凝注 用干蓮蓬、棕櫚皮及毛各燒灰一兩,香附子三錢炒。為末。每服三四錢,空心,米飲調下。(《衛生易簡方》) 4.治婦人經水重來 蓮房、人發、棕櫚、柏葉(各燒灰存性)、黃芩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錢,米飲湯下,一日一服。(《胎產新書》五靈丹) 5.治小便血淋 蓮房(燒存性,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半,米飲調下,日二。(《綱目》引《經驗方》) 6.治紅白淋帶 蓮蓬三十個,連根連子取來。將十根連殼,用水五碗,煎三碗服之。不止,再服一劑;連服三劑。即除根。(《串雅內編》) 7.治腸澼痔漏 槐花半兩,蓮房一個,荊芥五文,五倍子三錢,地榆半兩。上為末。每用半兩,水一瓶,以瓦器煎,入白礬末一錢,乘熱先熏后洗。(《奇效良方》熏洗方) 8.治脫肛 用蓮蓬殼一對,橡(木宛)二十個。搗碎,煎水數沸,入樸硝熱淋洗。(《古今醫統》) 9.治乳裂 蓮房炒研為末,外敷。(《嶺南采藥錄》) 10.治天泡濕瘡 蓮蓮殼。燒存性,研末,井泥調涂。(《海上名方》) 【藥論】 論蓬房止血的特點 ①李時珍:“蓮房消瘀散血,與荷葉同功,亦急則治標之意也。”(《綱目》)②張石頑:“蓮房,功專止血,故血崩、下血、溺血,皆燒灰用之,雖能止截,不似棕灰之兜澀也。”(《本經逢原》) 【錄自】 《青陽客棧》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