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覆盆子《中藥學7版》 【名稱】 覆盆子 【拼音】 Fupenzi 【出處】 《名醫別錄》 【概述】 為薔薇科植物華東覆盆子 Rubus chingii Hu 的未成熟果實。主產浙江、福建等地,夏初果實含青時采收。沸水略燙。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 甘、酸,微溫。入肝、腎經。 【功效】 固精縮尿,益肝腎明目。 【應用】 1.遺精滑精、遺尿尿頻。本品甘酸微溫,主入肝腎,既能收澀固精縮尿,又能補益肝腎。治腎虛遺精、滑精、陽痿、不孕者,常與枸杞子、菟絲子、五味子等同用,如五子衍宗丸(《丹溪心法》);治腎虛遺尿、尿頻者,常與桑螵蛸、益智仁、補骨脂等藥同用。 2.肝腎不足,目暗不明。本品能益肝腎明目。治療肝腎不足,目暗不明者,可單用久服,或與枸杞、桑椹子、菟絲子等藥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覆盆子含有機酸、糖類及少量維生素C,果實中還含有三萜成分、覆盆子酸、鞣花酸和β-谷甾醇。 2.藥理作用:覆盆子對葡萄球菌、霍亂弧菌有抑制作用。同時有雌激素樣作用。 【參考文獻】 1.《名醫別錄》:“益氣輕身,令發不白”。 2.《本草備要》:“益腎臟而固精,補肝虛而明目,起陽痿,縮小便”。 3.《本草正義》:“覆盆,為滋養真陰之藥,味帶微酸,能收攝耗散之陰氣而生津液,故寇宗奭謂益腎縮小便,服之當覆其溺器,語雖附會,尚為有理”。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