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中藥大全 > 其他 >

三羽叉蕨

時間:2020-03-10 01:08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三羽叉蕨 【拼音】 Sān Yǔ Chā Ju 【拉丁文】 Tectaria subtriphylla(Hook.et Arn.)Copel.[Polypodium subtriphylla Hook.et Arn.] 【異名】 雞爪蕨、大葉入地蜈蚣、昏頭雞 【性味】 澀;平 【功效】 祛風除濕;解毒止血。主風濕骨痛;痢疾;
【標題】
三羽叉蕨
【拼音】
  Sān Yǔ Chā Jué
【拉丁文】
  Tectaria subtriphylla(Hook.et Arn.)Copel.[Polypodium subtriphylla Hook.et Arn.]
【異名】
  雞爪蕨、大葉入地蜈蚣、昏頭雞
【性味】
  澀;平
【功效】
  祛風除濕;解毒止血。主風濕骨痛;痢疾;外傷出血;毒蛇咬傷
【藥用】
  為三叉蕨科植物三叉蕨的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研末撒。
【形態】
  植株高40-80cm。根莖橫生,粗壯,連同葉柄基部密被黑色、披針形至線形鱗片,全緣。葉近生;葉柄長20-50cm,棕禾稈色,向上疏被棕色、節狀短毛;葉片三角狀五角形,長25-35cm,寬20-25cm,上面無毛,下面僅中脈及小羽軸疏被短毛,二回羽裂;羽片1-2對,對生,有柄,頂生羽片三角形,長15-30cm,寬約15cm,先端漸尖,基部下延而呈楔形,羽狀深裂或淺裂,基部1對裂片最大,叉狀,側生羽片的基部1對羽片最大,卵狀三角形,兩側有1對平展的裂片,下側1片較大;第2對羽片披針形,邊緣淺羽裂;葉脈網狀,兩面較明顯,網眼不整齊,內藏小脈稍有分叉。孢子囊群小,圓形,背生于網脈交結處;囊群蓋圓腎形,早落。
【生態環境】
  生于林下溪溝邊或濕石上。
【產地】
  分布于華南、西南及福建、臺灣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性狀】
  性狀鑒別 葉柄略扭曲,長20-30cm,表面褐棕色,基部有鱗片。葉片常皺縮,展平后呈三角狀五角形,長25-35cm,寬20-25cm,羽狀復葉;頂片三角形,羽狀深裂,有柄;側羽片1-2對,下部羽片有柄,卵狀三角形,長達16cm,寬達12cm,第2對羽片披針形,淺羽裂;葉脈網狀。網脈交叉處可見散生的孢子囊群。氣微,味澀。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