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三塊瓦 【拼音】 Sān Kuài Wǎ 【異名】 地海椒(《四川中藥志》),老鴉酸(《湖南藥物志》),麥穗七、鉆地蜈蚣、斷腳蜈蚣、大酸梅草(《陜西中草藥》)。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平,味酸微辛,無毒。" 【功效】 清熱利尿,散瘀消腫。治腎炎血尿,癤腫,鵝口瘡,跌打損傷。 ①《四川中藥志》:"利小便,解煩熱。治眼目腫痛及小兒鵝口瘡。" ②《陜西中草藥》:"行氣養血,消腫散瘀。治貧血,跌打損傷,癤腫。" 【藥用】 為酢漿草科植物山酢漿草的全草或根。 【用法用量】 內服:煎蕩,1~3錢。外用:蘸酒擦。 【形態】 一年生草本。根莖斜臥,有殘留的鱗片狀葉基。葉基生,少數;掌狀復葉,柄長8~15厘米;小葉3枚,倒三角形,長2~2.5厘米,寬3~3.5厘米,先端凹缺,兩角鈍圓,全緣,基部楔形,上、下面及葉柄皆密被長柔毛。花梗長12~16厘米,中部有1苞片;花單生,白色或淡黃色,徑約2厘米;花萼5深裂,綠色,裂片長橢圓形,長4~6毫米;花瓣5裂,長約2厘米,裂片倒卵形,膜質;雄蕊10,2輪,外輪較短,花絲基部合生;子房上位,5室,花柱5,分離。蒴果,成熟時室背開裂,將種子彈出。花期4~5月。 【產地】 生于山地林下較陰濕的地方。分布我國西部、中部、南部從云南至臺灣等地。 【附方】 ①治腎臟炎和尿出血:三塊瓦、包谷須、酸漿草,同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貧血:麥穗七三錢,當歸三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③治跌打損傷:鮮麥穗七全草三至五錢,水煎服;或用鮮麥穗七全草蘸熱酒揉搽患處。(《陜西中草藥》)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