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清熱解毒藥
【概述】
本類藥物性質寒涼,清熱之中更長于解毒,具有清解火熱毒邪的作用。主要適用于癰腫瘡毒、丹毒、瘟毒發斑、痄腮、咽喉腫痛、熱毒下痢、蟲蛇咬傷、癌腫、水火燙傷以及其他急性熱病等。在臨床用藥時,應根據各種證候的不同表現及兼證,結合具體藥物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應用。并應根據病情的需要給以相應的配伍。如熱毒在血分者,可配伍清熱涼血藥;火熱熾盛者,可配伍清熱瀉火藥;夾有濕邪者,可配伍利濕、燥濕、化濕藥;瘡癰腫毒、咽喉腫痛者,可配伍活血消腫藥或軟堅散結藥;熱毒血痢、里急后重者,可配伍活血行氣藥等。
本類藥物易傷脾胃,中病即止,不可過服。
【表格】
清熱解毒藥《中藥歌決》
【歌決】
清熱解毒第十三,青葉青黛大青鹽;
公英地丁白頭翁,敗漿馬勃馬齒見;
花粉漏蘆土茯苓,慈菇豆根半邊蓮;
芙蓉木鱉鵝不食,紅藤白蘞金果欖;
榆皮連翹金銀花,蟾蜍石蟹鮮射干;
黃荊荊瀝紫荊皮,海粉腥草和板蘭。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