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龜甲《青陽客棧》 【名稱】 龜甲 【英文】 Tortoise Carapace and Plastron 【拉丁文】 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 【異名】 龜甲、神屋(《本經》),龜殼(《淮南子》),敗龜甲(《小品方》),敗將、敗龜(《日華子本草》),龜筒(《本草衍義》),龜下甲(朱丹溪),龜底甲(《藥品化義》),龜版(《綱目》),龜腹甲(《醫林纂要·藥性》),元武版、坎版、拖泥板(《藥材學》),烏龜殼、龜板(俗稱)。原動物烏龜又名:龜(《周禮》),水龜(《爾雅》),神龜(《本經》),元緒(崔豹《古今注》),泥龜、墨龜(《浙江動物志》),田龜(《便民食療》)。 【性味歸經】 味咸、甘,性微寒。歸肝、腎、心經。 【功效】 滋陰潛陽,補腎健骨,補心安神,固經止血。 【藥用】 為龜科動物烏龜 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甲殼。 【應用】 用于腎陰不足,虛火偏亢諸證。龜甲味咸入腎,功善滋陰而清虛火。治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等,常與黃柏、知母、熟地等同用,以降陰火,補腎水,如《丹溪心法》大補丸。 用于陰虛陽亢諸證。龜甲既善滋養肝腎之陰,又為介類之品而有潛陽之功。治肝腎陰虧,肝陽偏亢,頭暈目眩,目脹耳嗚等,常與生牡蠣、懷牛膝、生白芍等同用,以滋陰潛陽,如《衷中參西錄》鎮肝熄風湯。若熱病后期,熱灼陰傷,虛風內動,手足蠕動等,常與生牡蠣、生鱉甲、生白芍等同用,以滋陰熄風,如《溫病條辨》三甲復脈湯。 用于肝腎不足,筋骨失養諸證。龜甲滋陰而養筋骨,可健骨強筋。治肝腎陰虧,腰膝痿弱,行走乏力,常與熟地、黃柏、白芍、虎骨等同用,如《丹溪心法》虎潛丸。若小兒先天不足,精血虧損,齒遲、行遲,囟門難合,常與鹿角、熟地、山萸肉等同用。 用于陰血不足,心神失養,驚悸、失眠、健忘等。龜甲補心安神,“益氣資智”,常與龍骨、遠志、菖蒲同用,如《千金要方》孔子大圣智枕中方。 用于陰虛血熱,熱傷沖任,月經過多,崩中漏下。龜甲入下焦滋陰制火,從而涼血止血,常與白芍、黃芩、椿根皮等同用,如《醫學入門》固經丸。 1.《得宜本草》:“得黃柏、知母,治陰虛勞熱。得側相、香附,治郁結。得婦人發、川芎、當歸,能下去死胎。” 2.《得配本草》:“得枳殼開產門。配杜仲止瀉痢。配鱉甲燒研,治人咬傷疤。” 【注意】 脾胃虛寒及孕婦禁服。 【用法用量】 10.00 - 30.00 g 【形態】 體呈扁橢圓形,背腹均有硬甲,甲的長寬高一般為120mm×85mm×55mm,最長者可達200mm以上。頭頂前端光滑,后部覆被細粒狀小鱗;吻端尖圓,頜無齒而具角質硬喙;眼略突出;耳鼓膜明顯;頸部細長;周圍均被細鱗,頸能伸縮。背、腹甲的上面為表皮形成的角質板;下面為真皮起源的骨板,背脊中央及其兩側有3條較顯著的縱棱,但雄龜不太明顯。背甲棕褐色或黑色,頸角板前窄后寬,椎角板5塊;第1塊前寬后窄,其后數塊,一般寬大于長,兩側對稱排列肋角板各4塊,緣角板每側11塊,臀角板2塊近長方形。腹甲與背甲幾乎等長,腹甲淡黃色,少數褐色,共有6對;喉角板2塊,呈三角形;肱角板2塊,外緣寬凸;胸、腹角板各2塊,均較大;股角板2塊,外緣較寬于中線;肛角板2塊,后緣凹陷。背腹甲在體兩側由甲橋相連,形成體腔。四肢較扁平,前肢具5指及爪,后肢具趾,除第5趾無爪外,余皆有爪,指或趾間具蹼,尾中等長度,一般20~30mm左右,較細。頭側及喉側有帶黑邊的黃綠色縱線,頭頸部背面深褐色,腹面稍淺。背甲各角板邊緣外呈黃色,角板上的花紋形似金錢,故又有金錢龜之稱。腹甲每塊角板的外側下方色較深,四肢背面灰褐色或深棕褐色,腹面色稍淺。尾部背面棕褐色。泄殖孔周圍色淺,往后呈棕褐色。 生活于河流、地塘。吃蝦、小魚及植物性食物。分布于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產地】 主產于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銷全國并出口。 【品種考證】 本品入藥首載于《本經》。《別錄》云:“生南海池澤及湖水中。采無時。”《本草經集注》云:“此用水中神龜,長一尺二寸者,為善。”《蜀本草》:“《圖經》云,江、河、湖水龜也。湖州、江州、交州者皆骨白而厚,色分明。”《綱目》云:“《本經》龜甲止言水中者,而諸注始用神龜。然神龜難得,今人惟取水中常龜入藥。”又曰:“龜甲,古者上下甲皆用之,至《日華》始用龜版,而后人遂主之矣。”由上述記載可知,自古以來,藥用水龜為主,上下甲皆可用。現《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以烏龜甲作為正品。 【商品規格】 功效相同的尚有黃喉水龜 Clemmys mutica (Cantor)的龜甲。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 【化學成分】 含蛋白質(約32%)、骨膠原(collagen),其中含有天冬氨酸、蘇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多種氨基酸。另合碳酸鈣約 50%。 腹甲、背甲的氯仿提取液預試均有甾類化合物反應,酸性氧化鋁柱層均得熔點分別為50~51℃及94~96℃兩種結晶。腹甲、背甲的水浸 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總氮量、蛋白質含量及出膠率基本相同,并均含有無機離子K+、Na十、Ca2+、Fe3+及磷。 背甲膠經酸水解,有與腹甲膠相同的16種氨基酸 【藥理作用】 藥理實驗煎劑高濃度時對大鼠離體子宮有一定收縮作用;對人型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龜甲煎劑連續灌胃6天對大鼠內分泌系統有影響。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季最多,捕后殺死,除去筋肉,取背、腹甲曬干,稱“血板”;或將龜用沸水燙死取背、腹甲,除去殘肉后曬干,稱“燙板”。 【炮制】 1.龜甲 《朱氏集驗方》:“去肉,取殼。”《本草通玄》:“去脅用底,去黑皮。”現行,取原藥材,用水浸泡,置鍋內蒸45min,取出,放入熱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凈皮肉,洗凈,曬干。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