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明黨參《中藥全書》 【名稱】 明黨參 【拼音】 Mingdangshen 【英文】 Medicinal Changium Root 【日文】 シントウジン 【拉丁文】 Radix Changii 【異名】 土人參、百丈光、天瓠《證治準繩》,粉沙參、紅黨參《本草從新》,金雞爪《本草求原》,山蘿卜《浙江中藥手冊》,明沙參《中藥志》,明參、土明參、川明參《四川中藥志》。三花根,山花根、山蘿卜(江蘇)。 【性味歸經】 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肝經。 【功效】 潤肺化痰,養陰和胃,解毒。 【藥用】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的干燥根。 【應用】 用于肺胃陰傷,咳嗽,嘔吐之證。明黨參甘寒清潤,有清養肺胃之功。治痰熱咳嗽或肺燥咳嗽,常配沙參、麥冬、知母、貝母等以潤肺化痰止咳。胃熱津傷嘔吐,配枇杷葉、干石斛等以生津和胃止嘔。明黨參,在民間作滋補強壯藥用,如與仙鶴草、紅棗等煨湯服食,可治貧血引起的頭暈無力。 【注意】 脾虛泄瀉、夢遺滑精、孕婦禁服。 1.《本草從新》:“脾虛下陷、滑精夢遺俱禁用,以其下行而滑竅也;孕婦亦忌。” 2.《飲片新參》:“陰虛肝旺,內熱煩渴者忌用。” 3.《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外感咳嗽無汗者忌用。”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熬膏。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1m,全株光滑。根土黃色,二型:一種紡錘形或橢圓形,粗短;一種細長圓柱形。莖直立,中空,具粉霜,上部分枝。基生葉為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最終裂片披針形,葉柄長,基部呈鞘狀;莖上部葉鱗片狀或鞘狀。復傘形花序無總苞;傘幅 6~10;小總苞片鉆形;花梗10~15;花白色,在外側花序上的花不孕。雙懸果扁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花期4月,果期6月。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生于肥沃山坡或有巖石的山坡上;有栽培。 【產地】 主產于江蘇、安徽、浙江等地。銷全國,并出口。 【栽培】 宜溫和濕潤環境,能耐寒,怕高溫,怕澇濕;適于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中生長。種子繁殖,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秋播或3月上旬至4月上旬春播,將種子撒于苗床,施上稀人糞尿,覆薄層細土和草木灰,再蓋一層稻草,每畝用種量1~2kg。出苗時揭去蓋草,結合除草疏 苗1~2次,次年秋季或春季移栽,行株距25×8cm開溝條栽;栽后覆土壓實。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于春、秋季各施追肥1 次。除留種外,應及時摘除花序,以促進根部生長。 【品種考證】 明黨參本草記載始見于《本草從新》,稱土人參,《本草綱目拾遺》載:“土人參各地皆產,錢塘西湖南山尤多,春二三月發苗如篙艾,而葉細小,本長二三寸,作石綠色,映日有光,土人俟夏月采其根以入藥,俗名粉沙參。紅黨即將此參去皮凈,煮極熟,陰干而 成,味淡無用。《證治準繩》劫瘴消毒散用之,呼百丈光。”以上形態描述與今所用明黨參相符。 【商品規格】 商品按其加工方法不同分明黨參和明沙參兩種:按其質量分一等(銀牙)。長7.5~15厘米,粗如象牙筷,長條形,色銀黃。此貨多銷香港,二等(勻條)條較粗大,如中指,長不到15厘米,色黃尚佳;三等(粗枝)條粗完整無碎;四等(大頭)粗條,大頭空心或破碎劈校。以條 細長而均勻、色澤明亮,質堅實者為佳,以浙江的產品最著。 【顯微特征】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多列木栓細胞。皮層為6~78列切向延長的細胞;有少數分泌道。韌皮部較寬,篩管群呈放射狀排列;分泌道多數,由5~7個分泌細胞圍繞而成,內含黃棕色物。形成層連成環。木質部導管常單個散在或2~74個成群,放射狀排列;初生木質部二原 型。本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化學成分】 根含淀粉約29%及有機酸、糖;并含微量揮發油,含量約0.04%,連皮根部含揮發油約0.1%,可能為刮皮加工時產生過敏性皮炎的成分。 【藥理作用】 1.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 小鼠腹腔注射1:10的明黨參煎劑0.5m1,24小時后,脾自然殺傷細胞(NK)活性明顯增高。體外實驗中,高濃度的明黨參煎劑(1:10)顯著抑制NK活性,較低濃度(1:160~1:640)時則促進NK活性,進一步實驗表明,明黨參對小鼠NK活性的促進 作用部分依賴于粘附細胞的存在。小鼠分別灌服明黨參煎液15g/kg,明黨參多糖30mg/kg重復給藥4次,實驗結果表明,明黨參煎液及 多糖均能顯著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細胞YC-花環形成率,對照組為42.414±3.08,明黨參煎液組為55.573±3.428,明黨參多糖組為51.039 ±2.724。研究表明,灌服明黨參5g/kg和多糖0.08g/kg,每日1次,共8日,能顯著增加正常小鼠脾和胸腺重量、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 數,對氫化可的松所致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和淋巴細胞數的降低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并增加外周血淋巴酸性。α-醋酸荼酯酶(ANAE)陽性 百分率和小鼠靜注碳粒廓清速率,促進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另一方面,對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小鼠遲發性變態反應又顯示顯 著的抑制作用。 2.抗脂質過氧化物作用 明黨參的乙酸乙酯、丙酮、甲醇提取物對體外大鼠肝勻漿上清液中過氧化脂質生成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甲醇提取物作用最強。 3.抗應激能力 小鼠分別灌服明黨參水煎液5g/kg、10g/kg或多糖0.05g/kg、0.1g/kg,連續10日,不僅能顯著延長常壓下缺氧動物的生存時間,還能顯著延長氰化鉀所致的化學性缺氧動物的存活時間及小鼠在高溫下存活時間,提高抗高溫的能力。 4.其他作用 明黨參水煎液30g/kg灌服,對正常小鼠的小腸蠕動顯示出顯著的促進作用。 【采收加工】 3—4月挖根,除去須根,洗凈,按大小分別放入開水中煮數分鐘至無白心,撈起后浸清水中3天,刮去外皮,再浸漂曬干。有些地區挖根后即刮去外皮曬干。如遇陰雨天最好不加工、不刮皮,否則色易發黃。如已加工而不能曬時,則可浸在清水中,每天換水兩次,必要 時可放明礬防腐。不經過燙煮,直接曬干者,為粉沙參。 【炮制】 將原藥除去雜質,分檔,洗凈略浸,潤透切成厚約3mm的斜片,如原藥較細,則切成10mm左右小段,干燥。 【性狀】 根細圓柱形或長紡錘形,兩端漸細,稍扭曲,長6~20cm,直徑0.4~2.5cm。表面淡黃白色或淡棕色,光滑,半透明,有的可見縱溝及微細菱形皺紋。質堅硬,角質,斷面皮部較薄,淡黃棕色,易與木部剝離,木部類白色,粉性;粗根中央疏松,或大量愈傷性木栓組 織,其中充滿樹脂狀物而成深棕色。氣微,味淡。 【附方】 1.治肺熱咳嗽 明黨參、桑白皮、枇杷葉各9g,生甘草3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妊娠嘔吐 明黨參、竹茹、生白術各9g,黃芩5g,甘草3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3.治脫力勞傷,貧血頭暈 明黨參30g(切細),雞蛋2只。打碎和勻,飯鍋上蒸熟食。(《食物中藥與便方》) 4.治高血壓 明黨參15g,懷牛膝15g。水煎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5.治白帶初起 土人參(切片)三兩,用陳紹酒飯上蒸熟,分作三服。(《百草鏡》) 6.治楊梅結毒 土人參,酒煎服。(《綱目拾遺》引王安卿《采藥志》) 7.治疔瘡腫毒 明黨參9g,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藥論】 論明黨參性善下行 吳儀洛:“土人參,性善下降,能伸肺經治節,使清肅下行。”“凡有升無降之證,每見奇效。”(《本草從新》) 【附注】 (1)本品在刮皮加工過程中,有時發生程度不等的過敏性皮炎,用金錢草或青蒿4g煎劑趁熱擦患處,有一定止癢或使水泡消失的作用。 (2)川明黨(明沙參)為同科植物川明黨Chuanminshen violaceum Sheh et Shan, mss.的根,主產于四川,多為栽培,很少野生,銷四川及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貴州、云南。 【錄自】 《中藥全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