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特征】 1.多花黃精 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皮層較窄,與中柱界線不明顯。中柱維管束散列,多為外韌型,偶見周木型。本品薄壁組織間有粘液細胞,長徑51~193(~323)μm,短徑22~l36(~l58)μm,內含草酸鈣針晶束,針晶束長60~156μm。 2.黃精 維管束多為外韌型,少數周木型,外側維管柬較小,向內則漸大;粘液細胞長徑96~253μm,短徑44~187μm,草酸鈣針晶束長68~161μ1m。 3.滇黃精 維管束主為周木型,少數外韌型;粘液細胞長徑115~210μm,短徑81~160μm,針晶束長115~204μm。 【化學成分】 黃精根莖含菸酸、粘液質、醌類。并含黃精多糖甲、乙、丙,黃精低聚糖甲、乙、丙。多糖甲、乙、丙均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結合而成;低聚糖甲、乙、丙均由葡萄糖和果糖結合而成。此外,另含賴氨酸等11種氨基酸。 【理化鑒別】 紙層析:取黃精粉末用甲醇提取,提取后回收甲醇,藥渣用水提,水提液加乙醇使成65%乙醇溶液,得白色絮狀沉淀,沉淀加0.5mol/L硫酸置沸水浴中加熱使成透明溶液,再用碳酸鋇中和至pH6~7,濾過,濾液加氫型強酸陽離子樹脂少量,濾過樹脂,濃縮點樣于層析 濾紙上,用苯酚-水-濃氨水(40g∶10m1∶5滴)下行展開,以鄰苯二甲酸-苯胺顯色,甘露糖、葡萄糖為標準品,樣品液色譜在與對照品色 譜相應的位置上,有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理作用】 黃精煎劑口服,可使小鼠肝臟超氧化歧化酶活性增加,使心肌脂褐質含量下降;并可使小鼠紅細胞膜Na+, K+-ATP酶活性提高。黃精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延緩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黃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采收加工】 春、秋兩季采挖,以秋季采者為好,栽培的于種后3~4年來收,除去地上部分及須根,洗凈,晾曬后反復揉曬至足干,或將洗凈的根莖置沸水中稍煮片刻后曬干或烘干。有的地區,在產區直接經蒸煮制成色黑的熟黃精。 【炮制】 1.黃精 取原藥材,洗凈,略潤,切厚片,干燥。 2.酒黃精 取凈黃精,用黃酒拌勻,置燉藥罐內,密閉,隔水加熱或用蒸氣加熱,至 酒被吸盡。或置蒸具內,蒸至內外滋潤、色黑,取出,曬至外皮稍干時,切厚片,干燥。黃精每100kg,用黃酒20kg。 3.蒸黃精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瀝干,潤透,置蒸具內,蒸至內外滋潤黑色,取出,曬或晾至外干內潤。切厚片,再將蒸時所得汁水拌入,使之吸盡,干燥。 【性狀】 1.多花黃精(姜形黃精、白及黃精) 根莖扁長條結節塊狀,肉質肥厚,完整者長約10cm,厚l~2.5cm,通常有5個膨大塊狀結節相緊接,其兩側有短分枝,狀如白及,寬2.5~3.5(~7.5)cm,頂端結節較小。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具不規則皺紋,結節上側有圓盤狀莖痕,直徑 0.8~1.5cm,可見多數維管束點痕,短枝頂端有芽痕;全體可見波狀環節紋,以下側為明顯,節間長0.2~1cm,并散有細小圓形根痕。質 堅實,角質樣,氣微,味甜,有粘性。 2.黃精(雞頭黃精) 根莖呈細柱狀,略扁,長3~10 cm,直徑0.5~1.5 cm,一端或兩側稍膨大,形如雞頭,或有短分支,寬1.5~2cm;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有縱皺紋,莖痕圓形,直徑5~8mm,節間長0.3~1.5cm。 3.滇黃精(大黃精) 根莖塊狀或連珠狀,長10cm以上,直徑2~6cm;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有不規則皺紋;莖痕呈圓盤狀,周圍凹入中部。飲片性狀: 黃精為不規則厚片,直徑0.5~1.5cm,表面淡黃色或棕黃色,半透明,周邊黃棕色,較皺縮,偶見盤狀莖痕(俗稱“雞 眼”),質稍硬而韌,粘性。味甜。酒黃精形如黃精片,表面黑色,有光澤,中心深褐色,味甜,微有酒香氣。蒸黃精形如黃精片,全體 烏黑色,滋潤,有光澤,質柔軟,折斷面黑褐色。微帶焦糖氣,味甜而微苦。 【食療】 1.黃精粥 2.黃精酒 3.蜜餞黃精 4.黃精膏 5.四君子膏 6.黃精糖 7.黃精八仙糕 8.黃精益壽飲 9.黃精雞膏 10.黃精燉瘦肉 11.黃精煲豬胰 12.黃精冰糖飲 【附方】 1.治肺結核 黃精、夏枯草各15g,北沙參、百合各9g,百部12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2.治久咳不愈 老虎姜9g,一朵云9g。煨水服。(《貴州草藥》) 3.治肺燥咳嗽 黃精15g,北沙參12g,杏仁、桑葉、麥門冬各9g,生甘草6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4.治脾胃虛弱,體倦乏力 ①黃精、黨參、淮山藥各50g。燉雞食。②黃精,當歸各20g。水煎服。(《東北藥用植物志》) 5.治慢性肝炎,疲乏無力,腹脹不適,胃口不好,尿量減少,汗多口干 丹參30g,黃精25g,糯稻根須25g。水煎服。(《本草駢比》) 6.治消渴 黃精、山藥、天花粉、生地黃各15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7.助氣固精,保鎮丹田 (《圣濟總錄》二精丸) 8.壯筋骨,益精髓,變白發 (《綱目》黃精酒) 9.治腎虛腰痛 黃精250g,黑豆60g。煮食。(《湖南藥物志》) 10.治小兒五遲、五軟 黃精1000g,煨紅棗120~180g。焙干研末,煉蜜為丸,黃豆大。每次6g,日3次,開水調服。(江西藥科學校《草藥手冊》) 11.治眼,補肝氣,明目 (《圣惠方》蔓菁子散) 12.治病后體虛,面黃肌瘦,疲乏無力 黃精12g,黨參、當歸、枸杞子各9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13.治神經衰弱,失眠 黃精15g,野薔薇果9g,生甘草6g。水煎服。(《新疆中草藥》) 14.治白細胞減少癥 制黃精30g,黃芪15g,炙甘草6g,淡附片、肉桂各4.5g。水煎。(《安徽中草藥》) 15.治陰血不足,大便秘結 黃精、火麻仁、玄參各15g,當歸、肉蓯蓉各9g,熟地12g。水煎服。(《湖北中草藥志》) 16.治大風癩病,面赤疹起,手足攣急,身發瘡痍,指節已落 (《圣濟總錄》黃精煎) 17.治足癬、體癬 黃精30g,丁香10g,百部10g。煎水外洗。(《新編常用中草藥手冊》)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