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中國中青年醫師2日飛赴美國哈佛大學進行為期14天的學術訪問與交流。期間,這12名中國風濕領域的骨干醫師將實現一對一式的交流學習,討論總結先進的風濕疾病生物治療手段、臨床研究管理等內容。 此次交流是由輝瑞恩利與美國哈佛大學聯合舉辦的“常青藤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提高我國醫療人員對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的認識和醫治水平,尤其是最先進的生物治療手段。 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會日趨惡化的慢性疾病,如不及時有效地治療,許多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將受到極大影響甚至喪失。目前中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超過440萬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近390萬人。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曾小峰介紹說,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隨著病情的發展,會發生關節骨質破壞、永久受損、變形,削弱甚至喪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強直性脊柱炎則多見于青少年男性,患者會出現疼痛和僵硬的癥狀,并擴展到髖關節、膝關節等外周關節,導致各種功能障礙。 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其他關節病患者幾乎是終身需要治療。但由于目前我國由于缺乏特效藥物、一些患者甚至醫務人員對該疾病認識程度不高等原因,很多患者出現了關節畸形,最后致殘。 據介紹,近年來生物治療手段的出現可望阻止風濕性疾病的進程,使患者的關節免受破壞,從而為此類疾病的治療帶來突破性的進展。 本次選派到美國哈佛大學學習和交流的都是30歲-45歲、具有博士以上學歷、英文好、演講能力強的的中青年骨干醫生,他們是目前、也將是未來國內風濕領域的中堅力量。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