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通訊》雜志7日發表的一項醫藥科學研究報告稱,人類第二次登高時會比第一次更快地適應高海拔,因為紅細胞可以“記住”前一次的登高,因此能夠快速適應。研究人員在小鼠和人類身上發現了參與這種反應的關鍵分子及其路徑,將有助于認識可以緩解缺氧有害作用的治療方法。 因氧氣供應不足或用氧障礙,導致組織的代謝、功能和形態結構發生異常變化就是缺氧。這是各種疾病中極常見的病理過程,腦、心臟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更是導致機體死亡的重要原因。為了抵抗缺氧,我們的身體會產生適應性反應以促進氧氣傳輸至組織。其中一種反應是釋放一種名為腺苷的化學物質,它可以阻止血管外滲,緩解炎癥,引起血管擴張以減少組織損害。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反復進入高海拔環境能夠更快速地適應低氧環境,但是其中涉及的分子基礎并不清楚。 此次,美國得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研究人員夏陽及其同事報告,發現了負責增強腺苷信號傳導的關鍵成分。他們發現,一種名為eENT1的紅細胞蛋白在登高的人類體內和低氧環境中的小鼠體內均降解了。損失這種蛋白讓腺苷可以在血漿內快速聚集,抵抗缺氧性組織損害。人類初次登高引起eENT1蛋白水平下降,再次登高后就會維持這種狀態,紅細胞的這種“缺氧記憶”使人類能夠更快適應。 論文作者認為,在治療方面,靶向eENT1蛋白降解路徑將有助于對抗缺氧對人體的有害作用,因為除了臨床疾病,缺氧在許多健康條件下都會“現身”,在攀登高海拔地區時更會出現常說的“高原反應”。(記者羅暉 張夢然) 總編輯圈點 嘴一張一閉,吸氣呼氣如此簡單的事兒。但實際上,人體對氧的攝取和利用是極其復雜的生物學過程,缺氧的本質是細胞對低氧狀態的一種反應和適應性改變。人類才剛剛發現參與這種反應的關鍵分子及路徑,其對于保護我們在缺氧狀態下的器官功能意義重大。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