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永遠離不開年輕人的“鬼點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在讀博士生喬佛瑞·馮·馬特齊恩,用他的“鬼點子”為我們對抗癌魔找到了新的思路。《科學美國人》雜志對這種新的抗癌思路做了詳細介紹。 博士生因抗癌創(chuàng)新獲獎 癌癥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目前臨床癌癥治療主要是手術、用藥和放化療。這些方法雖然有效,但成功率偏低,還有放化療對健康細胞的副作用很大。因此,如何開發(fā)更有效的癌癥治療方法,一直是醫(yī)學難題。而納米抗癌是近年來最有潛力也是最接近臨床階段的技術之一。年僅28歲的馬特齊恩,因為在納米抗癌技術上的兩項創(chuàng)新而獲Lemslson-MIT學生獎。該獎旨在鼓勵MIT的在校生積極創(chuàng)新。 馬特齊恩的第一個創(chuàng)新是利用黃金納米微粒和紅外線“灼燒”癌細胞。據(jù)馬特齊恩介紹,這種打擊癌細胞的“法寶”以二氧化硅為基質,“涂”上一層15~20納米(1納米是1米的十億分之一)厚的黃金微粒,然后將這種黃金納米微粒注入患者體內。為了避免錯殺正常細胞,黃金微粒必須制成合適的大小,然后分批注入患者血液內。 腫瘤內往往有異常的毛細血管,理論上,這些黃金微粒會通過毛細血管到達并駐留在腫瘤內。經過約十幾個小時后,黃金微粒在腫瘤里聚集到一定數(shù)量。然后通過適量的紅外線體外照射,讓黃金納米微粒吸熱升溫,最后把癌細胞“燒”死。這種方法在實驗鼠身上已經取得了良好效果,注入一針(大約包含上萬億個黃金納米微粒)即可殺死100%的癌癥細胞,而且沒有出現(xiàn)復發(fā)的情況。不過,馬特齊恩表示:“這個技術目前還只限于實驗室階段,原因之一是,我們不確定紅外線照射對人體組織的安全性,它與癌細胞‘交火’的同時是否也會殺死正常細胞。” 馬特齊恩的另一個創(chuàng)新,讓對癌細胞的“殲滅”活動更加精確有效。“這種方法要進行兩次注射”,馬特齊恩首先設計出一種微粒聚合物,“第一針相當于‘偵察兵’,一旦找到腫瘤就進行標記和附著;第二針相當于‘殲敵部隊’,對標記后的區(qū)域進行定點查殺。”實驗顯示,這種方法對癌細胞殺死效果是其他藥物的40倍,而且安全有效,不會傷及健康細胞和器官。遺憾的是,這種方法目前還僅限于實驗室和理論階段,但馬特齊恩的“奇思妙想”給很多制藥公司和實驗室?guī)砹藛l(fā),他表示,如果這一技術能應用于臨床,攻克癌癥就近在咫尺了。 黃金微粒成抗癌“定時炸彈” 事實上,目前的納米抗癌技術不局限于實驗室,已開始在藥品的設計上發(fā)揮作用。例如,阿霉素是治療卵巢癌的一種藥物,將它用一種被稱為脂質體的不飽和脂肪膜包裹起來。所謂脂質體是一種定向藥物載體,屬于靶向藥物系統(tǒng)(一類能使藥物效果集中于目標器官或細胞,療效高、毒副作用小的定向給藥系統(tǒng))的一種新劑型,可將藥物粉末或溶液包裹在直徑為納米級的微粒中進入人體。紫杉醇是一種通常用來治療乳腺癌的藥物,將它用只有紅細胞1%大小的納米級白蛋白顆粒包裹起來,制成一種把納米白蛋白用于化療的藥物Abraxane。這兩個例子中的藥物包裹技術提高了藥物的發(fā)揮效率,減少了藥物給人體帶來的毒副作用。 新型納米藥物包裹技術的研究,更加注重藥物釋放的精準性。它們結合了黃金微粒的優(yōu)勢,用紅外線照射來控制藥物釋放的地點和時間。比如馬特齊恩的研究之一,就是讓黃金納米微粒攜帶特定藥物注入患者體內,當黃金微粒到達腫瘤時用紅外線照射,黃金微粒受熱釋放所攜帶的藥物。不同形狀的黃金微粒會對不同波長的紅外線發(fā)生反應,只要控制紅外線的波長,就能控制黃金納米微粒所攜每種藥物的釋放時間,形成消滅癌癥的“定時炸彈”。 多項納米抗癌技術正在研發(fā) 還有一個納米抗癌的研究方向屬于物理方法,類似馬特齊恩的黃金微粒“灼燒”法。目前這種方法已經歷了6年的動物試驗,結果很好。在老鼠試驗中,腫瘤在10~14天內消失,之后并無復發(fā)。在狗身上的試驗結果同樣令人滿意。這種方法的顯著優(yōu)勢是,不受癌癥部位的限制,可以在人體任何部位注射,黃金微粒最終都會經過血液流到癌癥部位。但這種方法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比如這些微粒是否會被肝臟、脾和淋巴系統(tǒng)清除,或者被巨噬細胞(一種位于組織內的白血球,主要吞噬、消化細胞殘片及病原體,激活淋巴細胞或其他免疫細胞)吞噬,它們如在體內存留,是否對人體有害。 除了用紅外線照射的方法“燒”死癌細胞外,還有一種利用交變磁場(磁場的N、S兩極交替變換,通了交流電的電磁線圈會產生交變磁場)對納米微粒加熱的療法。德國麥克霍斯納米技術公司的科學家,從氧化鐵中萃取納米微粒直接注射到目標腫瘤中,而非依靠腫瘤組織中的血管到達目標位置,然后將患者置于交變磁場中,受磁力線的影響,患者腫瘤里的氧化鐵納米微粒升溫到45~47攝氏度,這一溫度足以“燒死”癌細胞。據(jù)了解,這種方法已經通過了3次臨床試驗,治療惡性膠質瘤(一種致命的腦腫瘤)和前列腺癌的效果尤其好。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