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行業動態 >

腸癌早篩新趨勢 基因檢測揪癌蹤

時間:2017-10-21 04:02來源:鳳凰健康 作者:Doctor001 點擊:
2017年10月14日第三屆西湖對弈癌癥早期篩查與防治跨界高峰論壇在杭州洲際酒店拉開帷幕。本次大會由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癌癥基金會、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愛康集團、眾安保險協辦。大會以科技的力量-共贏互聯網+早癌篩查新未來為主題,邀
2017年10月14日第三屆西湖對弈癌癥早期篩查與防治跨界高峰論壇在杭州洲際酒店拉開帷幕。本次大會由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癌癥基金會、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愛康集團、眾安保險協辦。大會以“科技的力量-共贏互聯網+早癌篩查新未來”為主題,邀請國內多位權威專家、互聯網醫療及保險行業內領袖精英,對癌癥的早期篩查與防治展開精彩討論,促進我國癌癥預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



圖為據中國癌癥基金會理事長趙平教授

七成大腸癌確診時已是晚期

在本次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委會前任主任委員蔡三軍教授、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鄭樹教授、諾輝健康首席科學家陳一友博士共同發布了最新的《中國大腸癌流行病學及其預防和篩查白皮書》。

在白皮書中記者看到,中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發病譜的第三位,僅次于肺癌和胃癌,死亡率居第五位,居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之后。男性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從年齡分布來看,40-45 歲以后發病上升迅速,在75-80歲達到高峰。

據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記載,中國40到74歲的人群中,大約有1.2億人屬于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其中至少有600萬人腸道里腸癌或者是早期癌前病變,2015年中國每三分鐘就有一人死于腸癌。

白皮書指出,雖然大腸癌是西方發達國家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但有些發達國家的發病率已呈下降趨勢,而我國剛好相反,大腸癌的發病率持續增長,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發展中國家水平。大腸癌是非常明確的有預防和篩查效果的惡性腫瘤,早期治療效果好,晚期治療效果則相對較差。但目前我國臨床上大腸癌早期確診的比例僅為5-10%,60%-70%的大腸癌患者被發現時已是Ⅱ期或晚期。

我國一項大規模研究對超過1萬例確診為大腸癌的患者進行隨訪,其5年生存率為47.2%,其中城市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超過50%,但農村患者仍不足40%。而美國早期大腸癌的5年生存率已達到90%左右。

“無癥狀”是大腸癌的隱身衣,早期不易引起人們的警惕,便血癥狀又與痔瘡有些相似,很容易被忽略,加上傳統腸鏡檢查準備繁瑣、侵入性強,人們往往對此感到恐懼,這使得中國無癥狀人群的腸鏡檢測率低于1%。當出現明顯臨床癥狀時,患者往往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嘉賓合影

腸道菌群失調與腸癌關系密切

據中國癌癥基金會理事長趙平教授介紹,目前掌握的大腸癌致病因主要有這些:第一,雙高飲食(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素的飲食。第二,肥胖。這兩個因素是主要因素。第三,遺傳因素。此外,還有吸煙、環境污染等致病因素。

近年來研究發現,腸道細菌失調也會增加人們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腸道是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系統,數以億計的細菌聚集在人體內的社群,其中超過90%的微生物生活在腸道里,被稱為“腸道菌群”,又稱為“腸道微生物”,腸道微生物穩態對消化、營養物質代謝、人體自身發育、免疫及疾病的產生等方面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據推測,一個正常成人體內,腸道內的細菌總重量可達1-1.5千克,包含的細菌數量則可以達到10的14次方個。而一個成年人自身的細胞數量為10的13次方個,也就是說,居住在我們腸道內的細菌數量,超過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以上。

但是不用擔心,數量龐大的細菌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相反,腸道內微生物菌群結構保持相對平衡,有益菌和有害菌相互作用才可以更好地保證你的腸道健康,腸道菌群失調可引起多種疾病。研究發現,腸道菌群檢測是腸癌多維度檢測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改善腸道菌群的失調狀態可降低結腸癌的發生率和抑制結腸癌的生長惡化,

如果發現胃腸不適的癥狀,應及時進行檢測排查,不要因為大意而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基因檢測早5年發現腸癌

趙平教授介紹,大腸癌的發生發展過程較長,從增生性病變到腺瘤、癌變、臨床期癌以致晚期腫瘤是一個10年以上的過程,因此給了我們預防的機會。篩查和早診早治是預防大腸癌的最主要方法。早期診斷從癌上來講90%都可以治愈,標準是治療以后5年沒有復發、沒有轉移。建議40歲以上男性、35歲以上女性的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篩查,中低危人群2-3年做一次即可。

目前較多采用的篩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大便隱血、乙結腸鏡、纖維結腸鏡、CT-MRI 模擬腸鏡、糞便DNA檢測。“傳統的腸鏡檢查前需空腹1-2 天后服瀉藥作腸道準備,痛苦且不方便,還影響工作,作為大腸癌的初篩,人群接受率很差且成本較高。”趙平教授說。

近年來一種既高效又便捷的大腸癌篩查方式——糞便DNA基因檢測技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在美國2016年腸癌指南中,把糞便DNA基因檢測列為腸癌篩查的7種辦法之一。這種方法主要檢測從糞便中進行腸癌脫落細胞中變異基因,對早期大腸癌癌變篩查非常有優勢。患者只需要提供糞便作為檢測樣本,通過分析糞便中的遺傳物質(糞便DNA),可以檢測出直徑1厘米以上進展期腺瘤和腸癌病灶,及時發現早期腸癌基因突變。

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鄭樹教授認為,腸鏡是一種治療手段,更前沿的篩查應該用糞便DNA檢測,因為依從性高,篩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依從性要高,大家都愿意參與,這樣才有意義。

糞便DNA基因檢測技術具有無需特殊設備,無需限制飲食,無創、檢出率高等優點,比醫院確診早5年發現腸癌。為不愿做腸鏡的人提供了一種高效、簡易的方法,做到足不出戶,防癌于未然。

互聯網+基因檢測,提供高發癌癥居家早篩

近日,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對外宣布,其已完成200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君聯資本、軟銀中國、普渡科技等共同投資。

諾輝健康CEO朱葉青在會上接受采訪時表示,“完成B輪融資,接下來要和中國癌癥基金會合作,在全國近80家醫院大力推廣早期癌癥篩查技術,讓更多的醫院、人了解這個技術,并推廣這個技術。”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上醫治未病”,治療癌癥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就是早發現早治療。諾輝健康專注于中國人高發的消化道腫瘤,開發出符合中國人基因特征的癌癥早篩技術,方便用戶居家篩查。另外,公司也將布局中國人群大數據收集和人工智能,目前已經有了5-10萬量級的糞便DNA樣本庫,計劃在2-3年內將樣本擴大至百萬級,并開發下一代更加精準和便捷的癌癥早篩技術。

朱葉青在談到公司未來規劃時說道,“未來兩年都會聚焦在這個目標,接下來會選擇高發癌癥進行產品研發,如女性兩癌,并且都要實現居家使用”。談到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的肺癌,朱葉青強調“目前全世界的肺癌早期篩查都沒有特別好的手段,公司也會長期投入”。



據悉,諾輝健康的服務都是通過互聯網去進行的,從樣品的送檢到檢測報告的送達,都通過互聯網進行。客戶可足不出戶居家根據產品說明進行無痛采樣,隨后將樣本免費快遞寄送至諾輝檢測中心,即可在7個工作日內收到檢測報告,報告由國家衛計委認證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出具。

目前,諾輝健康擁有杭州和北京兩個研發中心,以及北京諾安醫學檢驗實驗室、杭州諾康醫學檢驗實驗室。市場方面,與保險公司、體檢、醫院、以及移動醫療平臺合作,拓展市場,目前已經完成近5萬名用戶的胃腸道檢測,其中80%左右的付費用戶,在癌癥早篩市場,諾輝健康處于領先地位,潛在競爭對手更多的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科研方面,諾輝健康已經與多家臨床腫瘤機構展開合作臨床研究,包括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附屬首鋼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北京陸軍總醫院,黑龍江省腫瘤醫院,上海長海醫院,北京友誼醫院等等。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