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江瑜) 全市困難群眾居家隔離1919人,其中低保1355人、分散特困供養對象291人、低保邊緣家庭233人;集中隔離人數34人,其中低保23人、分散特困供養對象9人、低保邊緣1人。疫情期間,我市民政部門充分發揮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托底線、救急難、保民生”作用,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市民政局一級調研員胡益民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各級民政部門通過執行低保緩退、必要支出扣減、疫情期間動態管理等有關政策規定,及時足額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保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同時,專人負責12345臨時救助熱線,及時受理臨時救助。如江寧區民政局將社會救助熱線并入局值班室,確保24小時有人接聽,及時登記處理疫情期間群眾的求助。另外,通過上門巡訪等方式,組織社區(村)兩委工作人員、網格員摸底排查,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及時救助。 民政部門還開展了對因疫情致困人員的臨時救助。依托“走訪+信訪+數據訪”,對低保、特困供養、低保邊緣等困難群體動態監測,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對因突發疫情導致基本生活陷入暫時性困境的人員及其家庭,通過發放臨時救助金、防疫和生活物資等多種形式救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目前,累計走訪摸排困難群眾4.83萬人,因疫情開展臨時救助687人次。 對于分散特困供養對象,我市建立每日巡訪制度,積極落實“物資+服務”保障。如棲霞、浦口等區安排核酸檢測人員入戶為失能半失能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發放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物資以及米油、牛奶等愛心禮包,為有需要的分散特困供養對象提供代購、送餐、保潔、測量血壓血糖服務。江北新區對低保、特困供養對象免費發放口罩1萬余只,成立失能半失能老弱病殘人員工作專班等。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