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發布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企業穩定發展若干措施的通告,再出臺“暖企8條”。包括支持先行用地,推行容缺受理、推動先行審批,支持增資擴(轉)產,支持臨時用地,適當調整履約責任監管及延期業務辦理,延期進行現場踏勘等內容。 記者注意到,其中一項為“支持疫情防控項目先行用地”。疫情防控期間,涉及疫情防控相關的生物制藥、醫療器械、醫療衛生、醫療設備及其集成交通、水電、通訊和應急安置等項目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其中,屬于永久性建設用地的,可同步辦理規劃、用地等手續,并在疫情結束后6個月內完善相關手續;屬于臨時用地的,用地單位在疫情結束后即恢復原狀并交還原土地使用者,不再辦理臨時用地審批手續。 南沙區:防疫物資通關有綠色通道 確保“零延時” 南沙區出臺了《廣州南沙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關愛企業共克時艱的十條政策措施》等多項舉措,十條政策包括應急保障、減輕企業負擔、租金減免、工業增產獎勵、支持重點商業綜合體發展、金融支持、進口防疫物資快速通關、優質高效政務服務、非接觸式辦稅、暖企行動。 應急保障方面,對疫情防控應急保障生產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對在疫情期間一直配合并堅持經營的重點商業綜合體,給予最高10萬元專項獎勵和最高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南沙建立進口防疫物資綠色通關和快速通關受理機制,確保通關“零延時”。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按其上年度獲得穩崗補貼金額的50%給予資金配套支持。企業新招用員工并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的,按照每人500元給予企業一次性招用補貼,每家企業最高補貼50萬元。給予企業租金減免,南沙對租用區屬國企經營用房和倉庫的租金一免兩減半、對孵化器減免企業租金給予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此外,對2020年第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同比增加一定規模的工業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投產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獎勵。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依法準予稅費延期繳納,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從化區:企業新購防護用品生產設備最高補50萬元 從化區陸續出臺十條優惠政策和六條扶持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從化區副區長謝政介紹,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從化區企業創造了兩個“第一”: 廣州市金浪星非織造布有限公司成為全省最快復產的防護服生產企業,廣州福澤龍衛生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全省最快復產的醫用防護口罩生產企業。其中,金浪星非織造布公司是廣州目前唯一一家生產防護服的企業。 減輕企業經營負擔方面,從化采取“減免企業稅費”“降低房租成本”“新購設備補助”等措施來為企業切實減負。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間,準許企業延期申報納稅。針對承租區屬國有企業物業的防護口罩和防護服生產企業,免除今年2月至4月共3個月物業租金,減半收取今年5月-7月共3個月物業租金。對生產防護口罩、防護服的企業在今年2月29日完成設備安裝及投入生產,每家企業最高補貼50萬元。 對今年2月9日前復工生產防護口罩、防護服,并以合理價格配合政府收儲的企業,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2020年上半年產值正增長的企業,給予本級經濟貢獻一次性獎勵。其中,生產防護口罩和防護服的企業,上半年新增本級經濟貢獻100%返還獎勵。 增城區:抗擊疫情企業最高獎1000萬元 增城區對列入政府采購范圍的疫情防控物資重點生產企業給予一次性20萬元獎勵,保障防控應急物資生產企業穩定生產經營;新購設備用于擴大生產的,按扣除省市補助后的設備購置金額的80%給予補貼;給予其200元/人·天的用工補貼,最長補貼期限90天,每家企業最多補貼100人。 除此之外,增城區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對獲得上級科技部門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技攻關項目應急立項的,采用前資助方式,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資金配套。對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效疫苗或特效治療藥物、為抗擊疫情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增城為區內不同類型企業提供10萬元到200萬元不等的獎勵。對達到一定增速的工業企業,提供最高200萬元的穩產獎勵,對達到一定增速的商貿服務業企業,提供最高20萬元的穩經營獎勵,對疫情期間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農業企業,上半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萬元的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上半年為增城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產生的營業收入達到1000萬元的物流類企業(不含生產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發生重大損失,生產經營活動受到重大影響的企業減免稅費,緩解企業生產壓力。同時,降低企業辦公場地或廠房租賃成本。科技園區、創業基地、孵化器等園區載體,每個園區最高補助50萬元。 (責任編輯:Doctor001) |